第4章 悲壯的大遷移(3 / 3)

哦,一群野馬在山間小道上奔馳,路兩邊都是高高矮矮的灌木叢。草深林密,是貪婪的食肉獸出沒的地方。當大型草食動物集體大遷移時,老虎、豹子、豺狼、野狗、巨蜥、金雕、禿鷲等各種食肉猛獸猛禽就從四麵八方向會聚而來,就好像趕赴一個巨大的盛宴。這群野馬一路上被狼群追攆,被豹子撲咬,損失慘重,許多野馬都在猛獸襲擊時掛彩負傷。突然間,路旁一片灌木叢無風自動,枝丫搖曳,發出哢嚓哢嚓可怕的響聲。走在馬群最前麵幾匹領頭的公馬驚慌地嘶鳴一聲,扭頭朝另一個山溝跑去。這些野馬早已被食肉猛獸一次又一次的襲擊嚇破了膽,風聲鶴唳,一有風吹草動就條件反射般地加快奔逃的速度,都不敢朝發出響動的地方看一眼。

一群討厭的野狗從灌木叢後麵鑽出來,望著潰逃的野馬群,領頭的獨眼大黑狗猶豫了一下,發出一聲嘹亮的吠叫,野狗群狂吠著,衝進野馬群,追逐小馬駒。獨眼大黑狗之所以站在野馬群麵前猶豫了一下,沒有立刻撲上去撕咬,那是因為,野馬身高力大,不像兔子或羚羊那般好對付,遇到像野狗這樣的小型食肉獸,會奮起反擊,或者尥蹶子,或者用前蹄踩踏,要是不幸被馬蹄踢著一下,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嗚呼哀哉。野狗群從野馬群中穿插進去,攔住一灰一紅兩匹小馬駒。小馬駒東奔西突,引頸嘶鳴,向成年野馬呼救。這個時候,要是領頭那幾匹公野馬停下來,揚起長鬃噴著響鼻,殺野狗一個回馬槍,野狗肯定會嚇得屁滾尿流,放棄這場屠殺。遺憾的是,兩匹小馬駒嘶叫得脖子都啞了,領頭的公野馬仍沒有停下來回身救援。它們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完全喪失了反抗意誌。那條獨眼大黑狗喜出望外,率領野狗們很快將兩匹倒黴的小馬駒從野馬群中分割開來,然後一擁而上,美美地享用了一頓馬肉大餐。

野狗群嚐到甜頭後,索性跟隨在野馬群後麵,就好像這群野馬是它們飼養的家畜一樣,就好像這群野馬是歸它們所有的活動的肉食倉庫,肚子餓了便追攆上來宰一匹小馬駒吃。野馬雖然善奔跑,但野狗也是一種很有耐力習慣長途追逐的猛獸,嗅覺、視覺和聽覺十分靈敏,跟在野馬群後麵,幽靈似的甩也甩不掉。

這群野馬從青海的巴顏喀拉山脈剛進到四川境內,所有未成年的馬駒便被這群貪得無厭的野狗殺吃殆盡。這群野狗捕捉野馬的本領越練越高強,甚至養成了挑食的毛病,非野馬肉不食,專門靠捕食野馬為生。龐大的野馬群日日減員天天縮水,不到兩個月時間,便隻剩下十幾匹光棍公野馬了。

犛牛、野驢、疣豬、藏羚和野馬,由於在危險來臨時成年獸隻顧自己逃命,未能履行其護幼的職責,致使幼獸大量夭折,群體內沒有了慈愛和關懷,各個都變成了隻曉得保全自己的自私鬼,種群逐漸衰亡,在漫漫征途中被淘汰出局,未能走到雲南境內。

在浩浩蕩蕩的草食動物遷移大軍中,有一個種類表現得與眾不同,它們在災難麵前,更體貼更關心更照顧群體內的幼獸,強化護幼的本能,把生的希望留給後代。雖然在漫漫征途中,這個種類也遭受了九九八十一磨難,有許多成員死於非難,種群不斷減員漸漸變小,但因為大部分幼獸都活了下來,群體仍充滿生機。由於所有的成年獸都責無旁貸地保護幼獸,都甘願為後代無私地奉獻一份愛,群體內愛意綿綿,產生了一種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戰勝難以想象的困難,到達目的地——雲南日曲卡雪山。

這就是野駱駝。

我振動想象的翅膀,在時間的隧道中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