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那樣肆意為之。”
結果,光武帝不但沒有治董宣的罪,還賞給他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
先生點評:
董宣敢於挑戰有權勢之人,堅持原則不退讓、寧折不彎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每個人都有一個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為一個執法者,對自己、對他人都應該嚴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嚴於律己。敢於堅持原則,寧折不彎的堅韌精神,將成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備品德。
知識拓展:
光武帝劉秀
劉秀,即光武帝,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撥亂之主。新莽末年,天下大亂,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25年,劉秀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漢室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數十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消滅了更始、赤眉和隴、蜀等諸多割據勢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紛爭戰亂的中國大地再次歸於一統。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使東漢一朝成為中國曆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劉仁瞻為國盡忠
劉仁瞻,五代十國南唐大臣。他對國家十分忠誠,在任壽州(今安徽省壽縣)節度使時,恰逢後周來攻。戰爭中,南唐的援軍被打退了,壽州成為孤城,戰士們快支撐不住了,很多人勸劉仁瞻放棄,但劉仁瞻堅守不讓。
劉仁瞻守城時見到周世宗的傘蓋,便拉起強弓射去,一箭射到距周世宗僅數步的地方。左右隨從連忙請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懼,竟然走到剛才劉仁瞻射中處大喊道:“劉將軍,你是一個人才,我很欣賞你,剛才您沒射中,現在我站近一點兒,請再射!這次你肯定能射中。”
劉仁瞻再一箭射去,竟然又隻差數步!周世宗大笑道:“劉將軍請繼續射,箭射完了朕再給您送!”劉仁瞻大驚道:“難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來此城必破,我隻有以死報國了!”說罷擲弓於地,仰天長嘯。
雖然劉仁瞻已經明白天下大勢已不屬於南唐,但仍然忠於職守,周軍始終無法攻克壽州。
周世宗愛惜劉仁瞻的忠義,請孫晟到壽州城下勸降,孫晟一口答應,周世宗大喜。但孫晟一見到劉仁瞻就大喊道:“劉將軍!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敵會遺臭萬年,不是您做得出來的事情。現在固守此城,已斷無活路,不要再妄想活著回金陵見皇上了,盡忠死節吧!”
劉仁瞻在城上聽後痛哭流涕,身披甲胄向孫晟三叩而謝,再麵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為南唐天子盡忠死節!
先生點評:
孟子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每一個正直的人都該維護自己的尊嚴。麵對誘惑,劉仁瞻絲毫不為所動,嚴格自律,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知識拓展:
五代十國
從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十個割據政權,因此,這段時期在曆史上被稱為“五代十國”時期。
兩袖清風
於謙,字廷益,明朝名臣。他為官清廉,對下屬的各級官員要求十分嚴格,堅決禁止受賄、貪贓,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
於謙一生清廉,從不收受禮物。即便在他60歲壽辰那天,他也叮囑管家一概不收他人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