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肚能容天下事:寬容的故事(2)(2 / 2)

老人拍著寇準的肩膀說:“牛娃,你現在當了大官,娶了皇姨,歡樂幾天也就是了。可你天天作樂,夜夜宴飲。你娘受過的苦難,你難道都忘了嗎?”

寇準忙給舅舅叩了三個頭,說:“舅父教誨,外甥得益不淺。”說罷,忙請舅舅入席。

老人看著宴席上的山珍海味,不肯入席,說:“這一桌飯,夠家鄉一家人過好幾個月了。家鄉如今正在鬧旱災,想到家鄉的父老在忍饑挨餓,我哪能吃得下這麼好的飯呢?”

聽舅舅這一說,寇準頓感自己失職,愧對鄉裏。他安排舅舅住下,急忙回到大廳,吩咐撤了宴席,並以此為戒,永不夜宴。

狄青寬宏大量

北宋名將狄青和猛士劉易之間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有一年,狄青要出守邊塞,他的好朋友韓將軍向他推薦了一名猛士,這名猛士叫劉易。劉易熟知兵法,善打惡仗,對狄青守衛的那段邊境的情況非常熟悉,是和狄青一起守邊境的合適人選。但是劉易有個不良嗜好,就是特別愛吃苦蕒菜,一頓飯吃不到苦蕒菜就會呼天喊地,罵不絕口,甚至還會動手打人,士兵、將領都怕他。

劉易和狄青一起到邊塞後,忙於軍務,每天早起晚睡,從內地帶的苦蕒菜很快就吃完了,而邊塞又找不到這種野菜。這天,士兵送來的菜裏缺少了苦蕒菜,劉易便把盛飯菜的器皿扔到地上,並在軍營中大鬧不止。士兵將此事報告給狄青,狄青聽了非常生氣。

但是狄青轉念一想,人的一生當中誰會不犯錯呢?做人一定要更多地體諒別人,不與他人計較一時之短長,這樣才可以團結大多數人。於是,狄青好言安撫劉易,並立即派人回內地去取苦蕒菜。

其他將領見到這種情況,非常不服氣,說狄將軍驍勇善戰,屢建奇功,而劉易何德何能,卻要狄將軍放下軍務派人去給他弄苦蕒菜吃。有些氣盛的將領還想與劉易比一比武藝,殺一殺劉易的威風。

狄青急忙勸阻眾將說:“劉易原來不是我的部下,如果你們與他計較,爭強鬥勝,傳出去勢必會給敵人以可乘之機,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加強團結。”

當這些話傳到劉易的耳中時,他非常感動:狄將軍派人專程去弄苦蕒菜,自己獲得了同情和理解;狄將軍勸阻將領勿爭強鬥勝,是真正的顧全大局,寬宏大量。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不該再給狄將軍添麻煩。

過了幾天,劉易去找狄青,懊悔地說:“狄將軍,你治軍嚴整,我在韓將軍手下時就有耳聞。這次我因這麼點小事就大鬧,你不僅不責怪我,還原諒了我,我一定會報答你。”從此,劉易再也沒為苦蕒菜鬧過事,並且逢人便誇狄將軍胸懷寬闊。

先生點評:

氣量和容人,猶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則容水多,器量小則容水少,器漏則上注而下逝,無器者則有水而不容。氣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種不同性格、不同脾氣的人處得來。生活中,度量大一些,少一些計較,人生會更加美好。

知識拓展:

麵涅將軍狄青

狄青(1008~1057年),字漢臣,北宋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市)人,著名將領,善騎射。狄青出身貧寒,從小就胸懷大誌,16歲時,因其兄與人鬥毆,狄青代為受過,被逮捕入京,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1038年,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北宋出兵討伐,狄青也在其列。狄青驍勇善戰,每次戰鬥都披頭散發,戴銅麵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的時間裏,他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聽到敵人來了,他立刻挺身而起,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