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禮儀常識(11)(2 / 3)

會議保密:秘書經常要參加各種會議,而且是有不少的領導層參與的會議。這些會議內容中常有不少信息需要保密,是否公開,何時公開,向誰公開都由主管領導決定,秘書不得隨意擴散和泄露,要嚴格按照會議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科技保密:任何組織開展經營活動都需要科學技術以及研發創新等方麵工作做支持,可以說,它是企業的生命線。因此,相關的資料、情況都需要保密。秘書的工作性質決定其得與各種人接觸,包括客戶、同行、媒體、政府部門等,做好保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秘書應做好特定信息的保密工作

秘書在工作中都會接觸到一些特定的信息,如:人事信息、財務信息、產品信息、客戶信息等,做好這些特定的信息保密工作極為重要,如果不注意它的安全,讓不該得到它的人得到,會給組織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損失。

比如,秘書將正在醞釀的晉升信息公開,會引起員工之間的不穩定、不團結;如果將招聘信息公開,可能會被同行挖牆腳;如果財務信息失密,會引起股票價格的波動;企業有關新產品開發、市場活動和價格調動等信息被同行知道,可能會使組織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總的來說,作為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或秘書,要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和“手”。管住“嘴”,就是知密而不泄密,管住“手”,就是保證經手的紙麵信息和電子信息的安全。

電話使用的禮儀具有特殊性,那就是:隻靠聲音和語言與對方進行溝通,打電話往往是人與人之間往來的第一關,印象的好壞對個人及公司影響深遠。因此,應充分了解電話禮儀,運用說話技巧,真誠、熱情地與人溝通,這樣在接、打電話時才能自然從容應對。

接打電話的禮儀

一、接聽電話的禮儀

(一)接電話的方法

1.“鈴響不過三”原則

在電話鈴聲響起後,如果立即拿起,會讓對方覺得唐突;但若在響鈴超過三聲以後再接聽,是缺乏效率的表現,勢必給來電者留下公司管理不善不好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會讓對方不耐煩,變得焦急。如果因為客觀原因,如電話機不在身邊,或一時走不開,不能及時接聽,就應該在拿起話筒後先向對方表示自己的歉意並做出適當的解釋,如“很抱歉,讓你久等了”等。

如果是在家裏接聽電話,盡管沒有必要像在單位裏那樣及時,但盡快去接聽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基本禮貌。如果鈴響五聲以上才去接聽,也應向對方表示歉意。老朋友之間盡管沒有必要做出鄭重其事的道歉,但向對方解釋一下延誤的原因也是必要的。

2.規範的問候語

在工作場合中,接聽電話時,首先應問候,然後自報家門。對外接待應報出單位名稱,若接內線電話應報出部門名稱。

比如:“您好,××公司”或“×X大學經濟貿易係,你好”。

“你好,銷售部辦公室,我是××。”

自報家門是讓對方知道有沒有打錯電話,萬一打錯電話就可以少費口舌。規範的電話體現的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而且也反映出本單位的高效率和嚴管理。

在家裏接電話可以有很多種選擇,規範一點的可以用:“喂,您好!”問候對方。當然在家裏接聽電話與工作單位接聽電話有所不同,在家裏,關鍵的是要讓對方感到親切友好,而這種親切友好主要是通過接聽電話的人的語調、語氣來體現的,過於規範化的電話反而會讓人覺得“公事公辦”的冷淡。

3.要找的人不在或不能接聽電話時的處理

這裏,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詢問對方姓名前,先告知他要找的人不在。

請比較以下兩種接聽電話的情況:

例1:秘書:王先生辦公室。

來電者:王先生在嗎?

秘書:對不起,他不在辦公室,請問您是哪位?

例2:秘書:王先生辦公室。

來電者:王先生在嗎?

秘書:請問你是哪位?

來電者:××

秘書:對不起,王先生不在辦公室,要留話嗎?

在這兩個例子裏麵,第一段話較第二段話要好。因為在第二段話中,對方可能會推斷,當秘書知道他是誰時,才拒絕轉接他的電話,他會感到自己被冷落了。

具體的應答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知道上司何時回來,可以告訴對方到時再打來。

如:“很抱歉,王先生正巧不在,您過一會兒再打來好嗎?估計9點鍾左右回來。”

第二種:可請對方留下姓名和電話號碼,等上司回來後再同他聯係。主動打電話給對方,不僅比等對方電話更有禮貌,而且更積極主動。

如:“請您留下電話號碼好嗎?這樣王經理可以給您電話。”

第三種:請對方留言,把主要的事項記錄下來,並與對方再認真核實一遍,但不要隨意打聽對方不願告訴你的事情。

如:“王先生不在,請問需要留言嗎?”

“很抱歉,他今天不會回來了,需要我轉告什麼事嗎?”

第四種:可詢問對方是否願意與其他人通話,但要告知對方你要轉給人員的部門,並征求對方的同意。

如:“關於這件事,您想同其他人談一談嗎?我們的銷售部經理正在辦公室,要不要我把您的電話轉過去?”

第五種:要找的人正忙,不方便接聽電話。可以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