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酒經(13)(2 / 3)

雖然雙魚座在喝醉酒後,不會口出穢言或吵架生氣,也不會去說別人的壞話,但有時太過敏感,容易被他人一句無傷大雅的話刺傷,尤其一些說話很直的人,喝醉酒後就會胡言亂語,這時雙魚座的人最好聽過就算,千萬別放在心上,否則隻是自己受氣而已。

其實,雙魚座最需要的是控製喝酒的量,如果喝得太多,到了第二天,會因為宿醉而使精神受到很大的傷害,但雙魚座的人太容易貪戀杯中物而不自覺,這點應該特別注意才是。

由於雙魚座的新陳代謝比較緩慢,攝取進體內的食物比較難排泄出來,而新陳代謝的天敵就是煙和酒,為了身體健康,奉勸雙魚座的人,務必戒煙戒酒,能不喝酒就盡量別喝,才能有良好的身體狀況。

第七講酒計謀與酒禍

酒計謀

——晏子以酒諫景公——

晏子,春秋時齊國人,名嬰,字平仲,齊國名相,連任靈公、莊公、景公三朝正卿。他執政50多年,政績顯著,人人稱道。尤其他的足智多謀、能言巧辯,為諸侯各國所折服。

關於晏子以酒諫景公的故事不少,都收錄在《晏子春秋》裏,現在僅舉兩例:

有一天,景公飲酒飲得很歡暢,他對在座的大夫說:“今天我和各位大夫痛飲,不要講究什麼禮節。”晏子聽了,臉色一變說:“國君的話講錯了!要是不講禮節,人人會變成無理性的禽獸。力氣大的可以勝過長輩,勇氣多的可以殺害國君,強大的侵犯弱小的,這樣得天天換主人,那麼你國君將沒有立足的地位。大凡人之所以比禽獸高貴,是因為有禮節約束。所以《詩經》裏說:‘人不講禮,何不快快去死。禮節不可沒有。’”景公背對晏子,不聽他的話。

過了一會兒,景公出去,晏子不起立相送;景公進來,也不起立相迎。景公請酒時,自己不客氣地先飲。於是景公大怒,放下酒杯,飛快地看了一下晏子說:“剛才夫子教誨我要講究禮節,可是我出去進來,你都不起身送迎,請酒時又自己先飲,你的君臣禮節又在哪裏呢?”晏子聽了,立即離開坐席,向景公深深地一鞠躬,然後抱歉地說:“我怎麼會忘記對國君說的話呢?我剛才的行為確實是不講禮節。國君如果要想不講禮節,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景公知道咎由自取,趕快說:“這是我的罪過。請夫子入席,我願意聽從你的話。”

還有一次景公喝了七天七夜酒還不停止,他的大臣弦講就進行勸阻說:“國君連續飲了七天七夜的酒,這樣於國於民於己都不利,我願意同國君一起戒酒,如果國君不戒酒,就把我賜死。”這時晏子進來,景公就對他說:“弦講勸我戒酒,如果我不戒酒,就叫我把他賜死;如果聽他的話戒酒,那麼國君就受製於大臣。我既不願受製於大臣,又不忍賜他死,你叫我怎麼辦?”晏子回答說:“很僥幸啊!弦講遇到了國君。若遇到夏桀、商紂那樣的暴君,恐怕早就死了。”景公聽了,臉色很難看,以後就不再飲酒了。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雖然被他親自率兵平定了,但所耗的人力物力頗大,國家仍處於動蕩之中。為此,他終日憂心忡忡。

有一天,他單獨找謀士商量此事。趙普說:“國家混亂,政權不穩,在於藩鎮權力太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接著他指出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所握兵權太大,又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了手下的將士,如有朝一日起來謀反,局麵就難對付了。宋太祖聽了,嘴上不說,心中卻打定了主意。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中舉行酒會,約請了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

酒過幾巡,宋太祖端起一杯酒,站起來說:“請各位幹杯!”大將們都站起來,喝幹了杯中的酒。宋太祖接著說:“不瞞各位,我做皇帝的,一年來食不甘味,夜不安寢,主要原因是有人暗懷鬼胎,時時趁機纂奪皇位。”大家聽了,都著了慌,一個個跪在地上說:“目前天下太平,國家安定,誰還敢對陛下心生歹意?”

宋太祖嚴肅地說:“對你們幾位,我自然放心。隻怕你們的部下,為貪圖富貴,硬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聽了宋太祖的話,石守信等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懇求說:“請陛下可憐我們,指引一條出路。”宋太祖說:“人都願意富貴,想多積點錢,置田買屋,飲酒歡樂。現在你們辭去軍職,到地方上做個閑官,豈不達到了這個目的?況且又能消除君臣問的猜疑。”石守信等雖然內心極為不滿,但口頭上還是連連讚道:“陛下真是為我們想得太周到了!”

第二天上朝,參加酒會的大將,都遞上一份辭呈,說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勝任現職,願意回鄉居閑。宋太祖一一照準,收回了他們的兵權,還假惺惺地賞給各人一份厚禮。

過了幾年,宋太祖又施同樣的手段,用舉杯痛飲的方式,罷免了王彥超等人的地方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