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時玩”收藏潛力大
幾年前,天津舉辦的“首屆中華名人書畫工藝珍品拍賣會”上,既有當代書畫家創作的書畫作品,也有雕漆、石雕、汴繡、石灣陶瓷+象牙微雕、內畫鼻煙壺等當代工藝美術家創作的工藝品。其中,一件劉傳製作的石灣陶瓷作品“鍾馗捉鬼”售價50萬元,一件現代汴繡作品“五牛圖”售價1.5萬元,一件沈忠興製作的象牙微雕扇售價1萬元,一套陳之佛、薑壁製作的雕漆嵌玉掛屏售價60萬元。這些被譽為“民間絕活”的工藝珍品及當現代青田石雕《高梁》代名家的書畫作品也稱作“時玩”。所謂“時玩”是指那些近世或當代製作的玩好之物。“時玩”乃相對古玩而言。古玩,即古器物可供珍玩者。民國時期,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將古玩分為書畫、瓷器、銅器、古錢、宣爐、古銅鏡、玉器、硯、古墨、古書、碑帖、各代名紙、古代磚瓦、偶像、印講、絲繡、景泰藍、漆器、宜興壺、琺琅、料器、法花、牙器、彩墨、筆格、竹刻、扇、木器、名石等數十類。以往也有人將古玩分為“硬片”和“軟片”兩大類目。古瓷器是“硬片”的代表,古字畫屬於“軟片”的代表。古玩固然珍貴,然而,大凡古代器物,曆經歲月滄桑而流傳下來的已是越來越少,如果再富有藝術性或文物的特殊價值,則更為難得,即使有,其價格一般人也難以接受。況且,所謂“古玩”也是相對而言,今天的“新”將來也會成為“古”,如若收藏一定要局限於年代,認為年代越久越可寶貴,隻認“古”而不認“新”,那麼收藏的路子總是越走越窄,也許會失掉購藏珍品的良機。有鑒於此,收藏投資者在收集古玩的同時,有意識地購藏一些富於創造、意境深遠的新的藝術傑作和那些富有紀念意義、有代表性的珍貴物件及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的現今稀有之物,的確不失為集藏投資的明智選擇。
收藏“時玩”,在很早以前即已時興。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京城開封“相國寺內萬姓交易”情況時提到“殿後資聖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其中有不少便是那個時代製作的器玩。“時玩”一詞在明朝開始出現,並形成一股收藏和鑒賞“時玩”的風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專有“時玩”一條,說道:“玩好之物,以古為貴,唯本朝則不然,永樂之剔紅,宣德之銅,成化之窯,其價遂與古敵。蓋北宋以雕漆擅名,今已不可多得,而三代尊彝法物,又日少一日,五代迄宋所謂柴、汝、官、哥、定諸窯,尤脆薄易損,故以近出者當之。”除上述沈德符所列器物而外,他如張岱《陶庵夢憶》所載,尚有南京濮仲謙之刻竹、雕犀,蘇州甘文台之銅爐,“吳中絕技,陸子崗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鑲,趙良壁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銀,馬勳、荷葉李之治扇,張寄修之治琴,範昆白之治三弦子”。而龔春、時大彬、陳用卿之宜興砂罐,王元吉、歸懋德之錫注,皆“直躋之商彝周鼎之列而無慚色”。如蘇州回回人甘文台以烏斯藏(西藏)滲金銅佛錘碎為原料所製的銅爐,與宣德爐款致分毫無二。甘文台稱經他手毀掉的銅佛像有七百多尊。他仿製的宣爐人稱“甘文台爐”,當時即為藏家所珍愛購藏。明代以後,藏家的收藏範圍繼續向“時玩”擴展,如清代的鼻煙壺、自鳴鍾,近代的郵票、火花、月份牌等,均可見到“時玩”的影子。
如今,在諸多的收藏品中,“時玩”的種類更是數不勝數。筆者將當今流行的“時玩”歸為十大類。一是現代書畫類,包括目前健在的書畫家的作品,有的雖然作者年輕,但其作品確實不同凡響,此類作品頗具收藏投資潛力。二是郵幣卡類,郵,指郵票一類,幣,主要是指現代通行的有收藏價值的錢幣,卡,主要是指磁卡之類。三是票券類,包括印花稅票、獎券、門券、交通票券、月票花及以往發行的糧票、布票、油票等。四是商標類,包括火花、煙標、酒標、食品商標、日用品商標等。五是現代陶、瓷、玉器,指現代製作的帶有藝術性的陶、瓷、玉器精品,如名人手製的紫砂壺、名人手繪瓷器等。六是現代工藝品類,包括名人的剪紙、皮影、風箏、泥人等作品及年畫、民間玩具、刺繡、木雕等。七是標本類,包括礦物標本、蝴蝶標本、介殼標本、鳥卵標本等。八是紀念品類,包括各種勳講、紀念講及毛主席像講等。九是有特殊價值或成係列的日常用品類,如服裝、鈕扣、酒具、煙缸、打火機、手帕、易拉罐、鞋子、撲克、唱片等。十是現代書刊類,包括印製精良的圖冊、圖書珍藏本及成套報刊、連環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