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收藏指南(18)(2 / 3)

最後再說玉佩。玉是辟邪保平安之物。傳說玉能發出一種特殊的光澤,這種光澤白天不容易見到,夜裏可照亮方圓數尺之地,而這種光澤是邪魔鬼魅最怕見到的。故此,上及皇帝下至百姓都喜歡佩戴玉飾以求辟邪禳災。從曆史上看,戰國時龍紋玉佩最為盛行。漢代雞心佩、玉舞人佩最時興。雞心佩呈不規則橢圓形,中有一圓孔,兩側或單側線刻或鏤雕、浮雕龍、風、虎、螭紋等。玉舞人多琢舒袖舞人形象,以透雕和陰線刻琢成。後世多依戰國、漢代玉佩的題材,且種類繁多,日臻完美,有子辰佩、虎形佩、斧形佩等。中國人佩戴玉佩之風,從古至今,代代不絕。根據報道,2000.年的翰海春拍,玉器拍品中最受買家青睞的就是小件玉佩。

除玉佩之外,還有象牙佩、黃楊木佩、瓷質佩等,都是中國人的珍愛之物。前不久,一友人花4。O元從小販手中購得一件黃楊木荷花佩,上雕金魚、荷葉、蓮子,活龍活現,呼之欲出,友人愛不釋手,每口掛在腰間。國人鍾情吉祥物達到如此程度,更可知其收藏投資前景之廣闊。

十一、雕花板收藏正當時

近年來,伴隨著城鄉舊房改造,許多古老的具有民俗特色的雕花板被主家從舊宅中拆卸下來,一批批極具藝術價值的木器雕件隨之流向古物商店,登上收藏的殿堂,成為當今藝術品市場的“新寵”。

雕花板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品的一個門類,其曆史源遠流長。早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國的工匠就已運用木雕作為建築裝飾,或是用具上的裝飾。唐宋時代,不少官宦文人建造園林、住宅時,已經將“詩情畫意”融入建築的雕刻之中。明清以來,更有相當多的富商、官僚、學者在家鄉營造宅第.雇來能工巧匠,在房屋的門、窗,梁、棟、簷、柱等木結構上雕出各種精美的花樣。時至今日,這些精雕細刻的建築木件及木製家具仍散發著誘人的魅力。

古代的雕花板,北方以北京、山西、河北一帶為主,風格粗獷,具皇家氣,南方主要集中在徽州、蘇州、東陽、揚州等地,大都玲瓏剔透,精巧細膩。明代的,大多簡樸大方:清代的,大多厚重繁縟。

據觀察,現今購藏雕花板的人主要出於三種考慮。一是用舊雕花板裝修房屋。筆者在杭州的幾家大飯店內見整個店堂,包括一樓和二樓,全部用舊雕花板裝飾起來,頗顯古樸、別致。二是作為藝術品用於觀賞和室內陳列。收藏者認為:“雕刻完美的木雕品最吸引人之處,是單獨擺放一處的裝飾效果,比作為整個裝飾係統之一部分更為突出。”我曾見到一出版社美編,家中便掛有木雕花板,彌覺高雅有味。2000年夏,我和幾位畫家赴山西平遙、祁縣。他們在一小古玩店中花不多的錢買到幾件小型雕花板,帶回家中收藏、觀賞或懸掛起來作為現代裝飾中的壁飾。二是用於電視、電影道具。一位古玩商從山西一大戶人家買到一套清初樟木大屏風,某電影製片廠得知後,欲出4萬元將其買去,以作電影道具。雕花板盡管是舊宅和舊家具上的殘部件,但它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然而以往它卻未被傳統的收藏家所看重。如今,眾多的藝術品撩起封存已久的麵紗,雕花板的價值及價格也隨之上升。據業內人士告知,目前一塊二尺見方的楠木人物三層雕的花板一般在1500元至2000元之間:己見方的普通花板可賣到80元至300元。而那些成套、成係列的雕花板比單件的價格要高2至3倍。那些殘次、麵部輪廓模糊不清、不完整的雜件。其市價則要大打折扣。因此,買家評定雕花板的價值和優劣,當從工藝、造型、木質及殘損程度等方麵全麵審視,綜合考慮。麵對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的態勢,一些新加工的仿製品也擁入市場。據說東陽、寧波及安徽的一些地方已出現一批私人加工作坊。他們實行單一品種的加工製作,然後銷往沿海大城市。這些產品,無論在雕刻工藝還是圖案造型上,均無法與先輩的技藝相媲美,整體上總是缺少古代工匠的那種刀法凝煉堅實、古樸稚拙、一氣嗬成的神韻,而且容易變形、幹裂,收藏、觀賞價值並不高。

十二、判定黃花梨條桌的依據

張秉午先生曾是國營文物店文苑閣的主任,退休後一度為古燕齋當顧問。1993年夏,有人家中有一件黃花梨明式條桌,請古燕齋代賣,索價6萬元。占燕齋接受了,條桌很快運來,擺在店堂。可是,讓外行一看,都覺得那家具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條桌長2米有餘,高約1米,方腿,束腰,通體無更多雕琢,木質為黃色,看起來很舊。對這件條桌,我個人看,造型和作工確有明式家具的氣派,隻是木質分不太清,尤其是黃花梨,花梨、紅木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清早期烏木羅鍋棖半桌價值1萬元—1.5萬元我始終搞不太明白。為此,我向張秉午請教說:“在鑒定古典家具時,對黃花梨、花梨、紅木應該如何區分?您說這條桌是黃花梨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張先生回答:“在各種硬木中,最難分辨的就是黃花梨。一般來講,黃花梨與花梨相比,黃花梨常泛出金黃色的光芒,且大部分有‘鬼臉’,還發出一種香味,花梨顏色較深。木紋粗而呆板,無‘鬼臉’和香味,紋理也不如黃花梨細而活脫。黃花梨與紅木相比,黃花梨比紅木輕,硬度也比紅木小,從鬃眼上看,黃花梨的鬃眼比紅木的鬃眼要大。黃花梨的身價自不必說,若論起花梨與紅木的價值,我認為一般的花梨是比不上紅木的:從特征上看,紅木的紋理比花梨的紋理要細,”說到這裏,張指著那條桌說:“你看!這上麵就有‘鬼臉’:你再聞一聞,還有香味哩!”我細細尋找“鬼臉”,果然看到木紋上有一塊塊橫豎和斑點比較集中的紋樣,這紋樣確實與其他硬木的紋理不同。那氣味也得細細地嗅,我趴在條桌前去聞,雖香味兒不大,卻隱隱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