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錢幣的特點是:元代各個年號均有鑄錢,共有25種,種類雖多,但鑄額少。錢文有蒙漢兩種,有的是兩種文字並存。錢上有紀年、紀值、紀監、紀重數種,還有特殊的權鈔錢。在元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還存有許多特殊用途的錢,如“廟宇錢”、“供養錢”。供養錢又稱佛髒錢,這類銅錢大多文字拙劣,製作粗糙,形製較小,元代一些較大的寺院都可自鑄。由於大型寺觀屬官辦,所以大部分供養錢屬於官鑄性質。分幾種:1.與年號錢相似,錢文以通寶,元寶為主,也有個別稱貞寶的;2.年號國號錢,僅有“大元至治”一種,麵、背都四出,形製與一般錢不同;3.寺院名錢:如“承華普慶”、“大安福寺”等;4.紀年錢:如“至治元年”;5.佛家名號錢:如“寶珠菩薩”;6.進香錢。在元後期,作為一種足值貨幣也會進入流通領域。
元偽錢很多,真品銅以深紅或淺紅居多,背麵輪廓較淺,多不精整,常與錢內漫接。偽品,背郭反過分凸出清晰,文字端正,筆劃僵硬。至正權鈔錢翻鑄的,背文模糊,也有特別清晰的,同樣失去原錢雄渾自然的風貌。
(二)元代農民起義政權鑄行的貨幣:
元末起義政權的錢幣有“龍鳳通寶”、“天佑通寶”、“天啟通寶”、“天定通寶”及“大義通寶”。
龍鳳通寶:直徑2.4厘米,重3.5克,折二直徑2.9厘米,重33.9克。背無文。有小、大字之分。折二及大字一種,凡大字大樣的均為罕見品。
天佑通寶:分小平、折二、折三和折五。錢背有一、貳、叁、伍等紀值,均為篆書。麵文為楷書,銅色多作青白,小平素背的為極罕見品。
天啟通寶、天定通寶、大義通寶,形製同龍鳳錢相似,都是小平、折二、折三三種。天啟小平錢麵為楷書,折三為篆體,與明代的天啟不同。銅質上,元為紫銅,明為黃銅,少數紫銅,字體上。元錢“天”字第一劃較大,“啟”字左上部作“戶”。明天啟“天”字首劃顯較短,“啟”字左上部作“戶”。製作上,元錢郭較細,明錢郭較闊。元末天啟錢為珍品。
總的說,元末農民起義錢都屬罕見或少見品。這幾種錢都有偽品,其中最多的要推天啟錢,龍鳳錢,有一種天啟偽錢是取天定改“定”為“啟”而成。
(三)元代的紙幣:
元代是中國古代史上紙幣最盛行的時期,在忽必烈入主中原後,確立紙幣本位製。有“中統元寶寶鈔”、“至元寶鈔”、“至大銀鈔“、“至正交鈔”。中統鈔占主要地位,始終通用。麵文從10、20、30、50文到二貫十種。1982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中發現一張麵額為“壹拾文”,長16.4厘米,寬9.3厘米。為綿麻桑皮印製,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張紙幣。次為至元鈔,也流通較久。這些元鈔的形狀、文字、圖案、花紋、印押等都均仿宋金紙幣,體形較大,為長方形,上有蒙漢文,版別很多。書法文字各異。
十一、明代的貨幣及其特征
(一)明朝官鑄貨幣的品種與特征:
明錢仍屬通寶錢體係,稱“製錢”。明朝17個皇帝,隻有8個皇帝鑄過幣,現流傳在世的均有,這些鑄幣是大中通寶、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抬通寶、嘉靖通寶、隆慶通寶、萬曆通寶、泰昌通寶(天啟年補鑄)、天啟通寶。背有紀地、紀值、紀地紀值,紀重,又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錢。
大中、洪武通寶:背紀地廣、桂二局的較少,京、濟、鄂等局的小平錢至當五錢五等都極為罕見。
永樂通寶:文字形製,與金大定相似,有金、銀、銅三類,隻有小平錢,直徑2.4厘米,重3.9克,存世較少。也有日本仿造的。
宣德通寶:隻有小平錢,“德”字偶有省一橫者,稱省一宣德,存世極少。
嘉靖通寶錢品種較多,有金背、火漆、旋邊數種。又有紀重紀值錢,背二錢、三錢、五錢,穿左為“十”,穿右“一兩”等字,流傳至今的已成稀見品。重輪大錢也少見。
萬曆通寶:有小平、折二,小平錢背江、河等字少見。折二錢背星月紋的少。
泰昌通寶:“泰”字左方少一點的稱“心泰泰昌”,極為少見。
天啟通寶:是明朝鑄量最多、版別複雜的一種。天啟小平錢有幾十種,背文有星、月、日及橫劃的;有紀重錢,有戶、工局名的;有新、鎮等鑄地的,還有“奉旨”兩字的。紀重“一錢一分”背“左右一錢”,均很少見。天啟通寶折二錢背穿上一星的少,穿上有“二”字的更為罕見。
崇禎通寶:有百餘種,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背文也複雜,除星月外,有紀局名、地名、重量、天幹、紀“奉製”“奉旨”等。背圈星紋很少見。天幹中“丁”及“庚”最少。紀重錢中穿左及穿上“一錢”少見。在製作上北方鑄錢厚大,南方薄小,四川厚而小。還有一種“跑馬崇禎”,背有馬形圖案,圖案特殊,鑄量較多,後世偽造的也多。真品錢型較薄,輪廓規矩,折二背穿上及穿下馬形的,極為少見。偽品有作二馬或四馬圖案的,錢型較厚。大型祟禎“戶二”錢極罕見,崇禎當十光背錢也不多。
這些鑄有錢的朝代都還鑄有少量厚型的錢,重量在5克以上,萬曆以後又有寬緣折二型厚錢,麵文與普通錢同,可能是開爐或進呈所特製錢。傳世的萬曆礦銀錢,麵文為“萬曆年造”,背穿右“二錢”、“五錢”、“八錢”、“九錢”等,還有“萬曆通寶”,背文穿上下“礦銀”,穿右左“四錢”等,這種萬曆銀錢,不僅是套錢,也是當時的流通錢。傳世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