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否多居住在公寓裏?是否擁有自己的房產?
人民重視家庭生活嗎?尊敬長者嗎?喜愛兒童嗎?
受民眾歡迎的娛樂有哪些?航海、遊泳、觀劇、棒球?
有粉領族、藍領族或其他行業的婦女嗎?她們在主管階層占一席之地嗎?
人民的工作時間為何?他們多回家吃午飯嗎?
企業界人士相遇的寒暄禮儀為何?
企業界以守時為美德嗎?
該國人重許諾,一言九鼎嗎?
企業決定下得明快嗎?
尋得這類問題的解答之後,對於那些即將與你產生互動關係的異邦人士,你心裏就有了概念。你會強調共通性,心頭也會覺得比較舒坦,更能從各個角度去解讀商業禮儀的講法。舉例來說,如果與你接洽的人遲到了,你不會感到他是在有意怠慢你,因為你了解該同人民對守時有著較為寬鬆的標準。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當萬事均安,心無齟齬,你更會懷著信心向前邁進。
掌握異文化
如果你與異邦人士常有業務往來,本講後半部可能特別會激發你的興趣,告訴你如何學習搜集資訊,發掘文化的異同點。
知識的追求讓人樂在其中而不知疲倦為何物,驚奇(實為知識的緣起)本身亦為愉悅的症象。
——培根
你心中鎖定一個特定市場之後,就會把“炮火”集中在其人文習俗方麵,力圖掌握住它的文化。
《萊斯科之資訊即力量:續編》洋洋灑灑地花了二十頁的篇幅介紹(行銷海外:國際貿易)。你會發現他們在該講提供的資料極為詳盡,可稱之為琳琅滿目,钜細靡遺。比方說,這講內有一節的細目標題竟然是“海外廉價的辦公室與會議場址。”
當你遵循商業禮儀的要求,必須反客為主,著手接洽會議場地、餐飲服務和所有附帶雜務(即郵遞、翻譯服務等)時,人生地不熟,此刻,就不妨考慮到駐外單位求助。萊斯科的目錄索引能幫助你搜尋的範圍縮小,並詳列了美國商務部駐外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電話號碼。
別忽視與各國大使館聯係的重要性,因為你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資訊。
顯而易見的是一旦你著手搜集資訊,會發現該項資訊委實俯拾皆是。不過,你要留意在搜尋的過程當中,首先吸引你注意力的,應該是那些隸屬“跨文化”類目的刊物,仔細挖掘下去,商業禮儀資訊通常就像寶藏般深埋其中。別衝動地亂買一通,除非你已經事先瀏覽過該刊物,對它取得充分的了解。
禮儀不限於商場運用
《邁阿密前鋒報》1994年10月7日有項報導的頭條寫道:“少年潮世代失學禮儀,而今送子女赴禮賓學院見習。”
這篇文講討論到位於華盛頓首府都會區的華盛頓禮賓學院,以及其院長強森女士。該機構提供私人性質的研討會和簡報,教授公司禮儀、國際禮儀與跨文化意識。強森女士每年7月在一家佛羅裏達棕櫚灘飯店舉辦禮儀夏令營,遠道而來學習禮儀的不隻是公司主管級人物,還包括兒童及青少年。
《華盛頓郵報》1995年1月16日刊登一則頭條新聞,標題為“力求盡善盡美/禮賓與禮儀的最新角度”,也提及強森女士與華盛頓禮賓學院,謂政府官員、各國大使、公司總裁與社交名流趨之若鶩,因為他們承認事業騰達係於禮儀之盡善盡美,因此不惜登門求教,尋求專業訓練與輔導。
記筆記的妙用
我旅行時,行囊中必備日記。在火車上消磨時間,也應當有些絕妙好文來閱讀呀。
——王爾德
到國外出差,無論如何都得在旅途上打發時間,因此,利用這個空檔寫寫筆記倒是個睿智的好習慣。
如果你像王爾德筆下的人物那麼擅於記述風物,你會發現你寫出來的絕對會是篇“絕妙好文”,令人百讀不厭。就算沒有文采吧,至少它能記錄下你這一路的觀察心得,針對切身需要也足以提供一些參照。
招待來訪外賓時,別忘了把細節內容詳錄於筆記裏頭。
請看日記如何證明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