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社交寶典(19)(3 / 3)

為他人留言傳話

當別人傳遞給你一通電話留言,你希望知道的,是何時與何人打過這通電話給你。當然,如果還能知道何故、何地或何事,對你更有幫助。稱為他人傳達電話留言時,自然應該取得這些資訊。當你確定自己能做到這幾點時,你就展現出良好的商業禮儀。

精確:記下來電者的全名,確定無誤,抄下對方電話號碼,如果可能的話,也問及對方便於回電的時刻。

即時:盡速傳達訊息,告訴同事有人來電。但僅把字條擱在他辦公桌上,別以為他便會立刻留意到它。

在電話訪客方麵,也要讓他安心,告訴他隻要同事有空或回到公司,你一定馬上把留言交給他。提供來電者資訊時,要刻意維持自己的專業姿態。你可以說,你這位同事去參加研討會,要到傍晚才會回到公司。可是你再進一步討論到研討會的主題、地點,甚至主動提供細節,恐怕就欠妥當了。你不認識對方,多說無益,甚而禍從口出,可能會為你的同事帶來困擾。此處,就要運用那四個B字口訣了:禮貌(Bepolite)、友善(Befriendly)、專業(Beprofessional)、謹慎(Becautious)。

順便一提,另外還有一個B字也應該牢牢記住:

要能回應(Beresponsive):溝通的悲劇在於缺乏回應。此處提到的是一般通訊,你若答應回電或回信,就要履行自己的承諾。卡通插畫家寇爾提醒我們:不回信和不同電就表示其人的教養不夠。

尋呼機與移動電話的幹擾

移動電話與相關科技裝置讓你與資訊時代並駕齊驅,其惠澤實不勝枚舉。如果你擁有並經常使用這類裝置,應對其優點了若指掌。這些都是往正麵去想,當然,往負麵去想,其缺陷亦所在多有。

移動電話與尋呼機能夠:

幹擾到你目前在進行中的談話。

讓旁人分神,因為無可避免地,他們會聽到你的手機談話。

由於期待手機來電,使你無法專心處理眼前的事務,你因而被這些通訊工具綁住,甚或成為它們的奴隸。在禁音場所造成噪音。譬如你參加一項新電腦軟件訓練計劃,在課程中,尋呼機與手機的聲響就構成不受歡迎的噪音。

別堂而皇之地任意使用這些通訊工具,因而觸犯了他人。有必要時,事先作好通訊安排,免得造成他人的困擾。如果你周三要參加的研討會極為重要,公司必然安排有人代班幾小時,你也可以利用午休或喝咖啡時間打電話回公司取得留言。如果發生緊急事故,請公司聯係研討會人員,他們自然會刻不容緩地找到你,轉達信息。換言代之,在新式電子通訊設置可能為你帶來困擾或幹擾的場合,不妨以老式通訊網絡取而代之。能做到這一點的話,則仍奉行商業禮儀不諱,確實做到設身處地,為旁人境遇設想。你不僅能為自己免去一絲尷尬,而且在汲汲營營企業圈的一天裏,你為這個噪雜煩囂的世界恢複了幾許心靈的寧靜。

第十三講其他

你知道如何用法文說“請”和“謝謝”?或是西班牙文?日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

如果你在國外做生意,你是否能掌握該國語文,並能利用它來呈現你的彬彬君子之風?

要把上麵這個問題回答得周全,就要換個方式來問。

一名來自遠邦的外國人,在美國和人做生意,英語說寫流利,是不是就一定能呈現無可疵議的商業禮儀?

或許不一定。

在國外進行業務往來,要表現彬彬君子之風,要在禮儀上無懈可擊,所應掌握的不隻是該國的語文和辭句。即使如此,擁有基本語文能力還是一個相當好的著手點;你虛心學習其語文的意願一定會獲得他們的稱賞。縱然英文是通用的商業語言,在某些場合,你對該地的語文有所專長,也會令你信心大增,在推動業務上暢行無阻。

外國語言加減學

你若想尋找某種語文字典或辭典,並期望它能提供應用語言例句,應該不成問題。不過,想囫圇吞棗,短期間硬背下來,可就困難多了。因此,你的語言研習課程必須量身訂造,切合需要。先作沙盤推演,腦中冥想行程,用中文列出一路上可能用到的辭句。比方說,你可能會需要表達:“飯店能否派出說中文的人員來協助我?我想在飯店餐廳設宴款待客人。”

你打通電話需要用到什麼辭句?有位外國同業的妻子不會說英文和中文,你又如何和她寒喧幾句(譬如“我很高興認識你”“你有一個可愛的家”)?

你一旦列好清單,就著手尋找相應辭句,然後花時間背誦下來。

有些商業語言工具書會提供基本西文商業用語表。翻閱這些書籍,可以找到中英對照的字彙。

顯而易見,此類特定資訊頗能應急,尤其已將個人學習範圍縮小,隻鎖定當前特殊需要,依其排定優先順序,因此,語言研習就不致造成心理負擔。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別人將如何答複你的問題與評論,根據這些答案也相對建立起一套關鍵辭彙(例如“我也很高興認識你”“對不起,我愛莫能助”“我會找別人來幫助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