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社交寶典(7)(2 / 3)

錦囊妙計

老板邀你陪他出差,你要視其為一張信任票,是老板對你本人和工作能力的肯定,此時應滿懷自信,幹勁十足。你強調事情的積極麵,會發現這樣對在陌生環境工作的焦慮感在無形中降低了許多。你心情不再沉重,反而會將精力灌注在利用這次機會證明老板沒有錯看你。

款待外國客戶

對待這項任務,就如同你應付其他任務一般。

1.辨識好惡優先。外國客戶希望達成什麼?公司主管希望達成什麼?你認為以皆大歡喜為個人努力目標,是合乎現實的嗎?如果答案為否,和公司主管協調,直到找出確切目標時為止,然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驟。

2.熟悉時間架構。超越像“客戶要和我們盤桓幾天?”之類的尋常問題,確定來訪人數和他們的準備狀況。

譬如客戶獨自前來,你的接待活動,要比招待一團十二個人容易得多。此外,如果客戶講英語,而你的英文也很流利,就毋需考慮有口譯居問所占用的時間。

來賓一行人中,是不是有人曾來過你們這個區域?試著找出答案,因為來賓對本地的熟悉度也能影響到時間規劃。

了解來賓是參與型或旁觀型對準備工作也有幫助。參與型不喜歡長時間乘坐巴士看風景,而旁觀型則會歡迎這種觀光經驗。

3.執行計劃,達成目標。如果客戶來訪目的隻為增進友誼,你所擬定的接待計劃自然會與那種簽約式訪問大不相同。

4.檢討,評估。記住:你這項任務有個中心點,也有個始點和終點。在外賓訪問期間,你要挪出時間重新評估計劃,如有必要,並加以更正。如果外賓傳達出負麵訊息(譬如太疲乏或缺乏興趣),你或許可以征詢他們的建議,調整原訂計劃。

5.別怕更改計劃,但也千萬留意別將公司的目標置諸腦後。

準備執行任務

上述全為符合禮儀規範的舉動,因為它們全為了確保不去浪費他人的時間。外賓遠道而來談生意,你在各方麵都表現得有效率,正呈現出一份額外的體恤,讓賓主雙方都有不虛此行之感。當然,這並不等於你得不計工本倒貼人家,隻不過要求你在能力範圍內扮演好主人的角色。當你代表公司款待外賓時,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公司每一名成員,都能影響別人對他們的觀感。

別低估任務的重要性,盡力做好準備工作。然後,即使出了差錯,要在應付挑戰之際仍不忘平常心,更要以外賓的福祉為重。即使賓主語言不同,在遇到尷尬的狀況時能和客戶同聲一笑。笑聲是無奈中的休息站,能振奮人心。

讓外賓擁有參與感

大多外賓對異國生活都存有先入為主的成見,等到抵達該國後,才會親身體驗真實的狀況。以下是幾項活動提供讀者參與,或可考慮列入外賓行程表,讓他們擁有實際參與感,不必完全仰賴書本、傳聞和電影來建立他們對異國的印象。

請讓外賓見識道地的本地家庭!如果條件允許,計劃邀請外國客戶到你自己或公司主管的家裏作客。如果來賓人數不多,亦有配偶子女同行,也一並邀請他們。如果來賓人數眾多,一個人的家容納不下這些人,你可以“分而治之”。計劃拜訪兩三個家庭,征求兩三名公司主管的協助,說服他們邀請外賓到自己家裏。

事事要為對方著想,想像如果角色互換,你會最喜歡何種活動。從他們的立場來看,可能吃膩了飯店和宴會的食品,企盼嚐頓清淡可口的家常菜。何不邀請他們在你自家花園散散步,或欣賞你心愛的音樂,有機會和你的愛犬、愛貓親熱親熱,或坐在前廊搖椅晃蕩一番?

你的外賓很可能欣然應邀,與你愉快分享單純的家屆之樂。如果這些客戶碰巧離家已久,邀他們同享家庭生活,對他們來說,是最熱情、貼心的舉動。

如果某位外賓個性隨和,不拘小節,你或許可以邀請他和你們夫婦一道下廚準備湯點,甚至幫忙一塊兒布置餐桌。

你也可以考慮邀請一位近鄰好友共同款待外國客戶,因為有第三者在場,至少會提醒大家在這段家庭聚會期間應該絕口不提公事。

你要留心各種人也許口味不同。舉例來說,白麵包據說常讓許多外國訪客大吃一驚;有些人覺得這種白麵包或其他美式餐點極難入口。

你的外國客戶也許不太熟悉你們當地的食物。他們也許偏愛口味重或口味淡的飲食,也許午餐習慣多吃一點,而晚餐隻是意思意思而已。你的外賓也許習慣午飯吃晚一點,也許他起居作息的生理時鍾和美國人迥然不同。當你款待來自美國偏遠地區的客戶時,即使同為美國人,你也會經曆到這種差異感。不過,這類差異多數與各國民情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