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公司的規模小,通常不派員工參加研習訓練,公司主管或許不了解這類減稅細節。你事先探聽清楚是否應該取得發票和收據,以便公司實地申報減免稅負,也算適時表達你對公司財務的體恤。
有些人對自己的錢財斤斤計較,卻對公款毫不在乎。能同時顧及公款才是讓人欽佩的行為,上級絕對不會漠視你這種人格特質,必然會更加賞識你、提拔你。這是另一種無言的致謝方式,仿佛默默在對主管說:“謝謝你們肯定我。”
評估研習經驗
如果你自認寫駙函很妥當,不妨向上級或相關主管遞份謝函權充學習報告。在謝函裏,你可以評估講師和研習計劃內容,以及研討會所在地的飯店或其他設施。如果你認為這項經驗十分珍貴,其他同事也應該參與,不妨向上級直言。如果你對研討會失望,也要直言無諱,因為沒有必要浪費公款再送其他同事去受訓,況且就相同題材而論,訪問多的是其他更有趣、更有效的研習課程。
碰到顧客不滿意,某些研習機構會同意退費。如果你事後還是認為這場研討會純粹是浪費時間,你也許想向公司建議要求主辦機構退費。
會中勤作筆記,作為事後評量的憑據。你在撰寫評鑒報告時,可以隨時參照筆記,當老板問及“情況怎麼樣啊”的時候,你便可翻開筆記應答如流。
像你回答說:“講師很出色,但是飯店很糟糕,停車位不夠,我得繞上15分鍾才在停車場外圍找到車位,又得徒步好幾分鍾才進入會場。午餐服務緩慢無比,落得我後來連吞完三明治的時間也沒有。”你便為老板勾勒出一幅相當真實的畫麵。
下回公司主管再派員工到那家飯店參加研習,一定會三思而後行之。或許他們會決定換個場地,安排那位優秀的講師到公司來開研討會。簡言之,你觀察巨細靡遺,也等於是為公司服務。你那種肯切的答複當然遠勝於一句草率的“還好”,因為“還好”沒有意義,根本表達不出什麼意見。
錦囊妙計
搜集並閱讀研討會提供者所印製的資料,因為其資料會標明參加研習的益處,可能還會綜述整個計劃的來龍去脈。這樣,你在赴會前,就有時間去思考自己如何從這趟研討會汲取最大收益。專家聲稱,當你彙整一般性資料,鎖定特殊訴求的症結之時,你參加研討會的收益會比尋常人豐富許多。如果會前把相關資料都讀得精熟,你在會上就更能求出這些症結的解答。
有時候,在抵達會場前就有人叮囑過你一些注意事項。比方說,如果你必須準備零錢付停車費,而事先有人告訴過你,到時你就不會找著車位卻無法投幣停車。如果你知道研討會不招待午餐,又不願意花大錢在昂貴的飯店吃飯,就可以自備午餐,或自行外出覓食。大多研討會都有版權保護,你可能會被預先告知不得徑自錄下節目內容。
你不願因為沒帶足夠的錢,或有人命你不得帶錄音設備入場而當場出醜。事前準備得愈充分,就愈能在人前維持你的體麵和水準!
陪老板出差
你陪同老板出門,是為了能發揮像在辦公室裏一樣的幕僚角色,惟一的差異處僅在於撤換了與平日不同的工作場景。你們會一同進餐,一塊兒搭計程車,或在酒吧或餐廳應酬客戶。因此,你對商業禮儀的了解必須更為透徹,才足以應付這類場合。
你能期盼下午五點下班,還是老板希望你和他一同吃晚飯?
如果你們出差的城市以某觀光景點名聞遐邇(譬如紐奧爾良的爵士樂、紐約的百老彙歌舞劇),而且你明知自己有餘暇去欣賞,你會獨自前去,還是依禮邀請老板一起去?
你是不是應該提議自付午餐,或其他方麵一半的費用?
如果老板在餐前必須祈禱,你是不是也要恭謹地低頭同禱?
如果老板沒將你介紹給一位顧客,你該不該自行伸出手來介紹自己?
麵對這些情況,你該如何處理?
你的一切決定視你和老板的關係而定。如果你們都是女性,情況比較不複雜,比較容易決定是否共同用餐或觀賞舞台劇。如果你們其中有一人是男性,共度一晚外出尋樂,可能會在他人(包括你的老板在內)眼中造成錯誤的印象。從另一個觀點來講,如果你平日就習慣和老板出外交際,如今出門在外,也不必刻意疏遠老板。
按照事情的優先順序來作決定。如果你辛苦了一整天,寧願撥叫客房服務在房間進食,並且乘機和老婆孩子講通電話,就別勉強自己。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業成功也是一項優先,而你的老板正期盼你陪他吃吃飯,喝喝小酒,你也許不該斷然拒絕,讓他失了麵子。
如果信仰不同,你沒有必要低下頭,和別人一同祈禱,但是商業禮儀要求你要保持靜默,耐心等候別人祈禱完畢。一旦你知悉某人在餐前有祈禱的習慣,你靜靜等待他,不兀自先行開動,就已經表達出對他的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