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工作環境中建立起一個舒適的氛圍。每當你的同事、顧客和主管進入你的氛圍,都會感受到一種愉悅與優雅,你的業務也因而得以順行無礙。
如同莎士比亞在《小題大作》一劇中寫道:“比來比去,惹人厭。”
比來比去,於事無補,倒不如將這份觀察力運用到積極的行動上去。譬如說,你覺得新工作單位的電話係統有瑕疵,你不妨記下心得,就事情的因果關係提供建議。
“來電人士想留言,必須在聆聽冗長的語音選項後,方能抵達語音信箱。給我留言的客戶,有半數的頭一句話都是一聲無奈的‘怎麼這麼久呀!’我們公司雖然想增加效率,但是電話錄音選項過於噦嗦,是否會激怒來電人士,甚或造成業績下滑?”
“我凡事都須向經理請示,碰上她去開會或離開辦公室,我得等上一天以上才能得到批準。是不是在我試用期滿後,她打算給我較多的權力?就目前情況而論,我擔心的,倒是公司的這項方案沒法子如期完成。”
和你的主管明言,或對負責的上層階級表達你對特定事項的關切。當你關切的焦點是公司的福祉和績效時,應該會激發出正麵的回應。
如此一來,你將自己的知識技能運用到新職位上去,你的觀察力促進公司的興革與進步。萬一你沒得到任何回應,切勿讓失望變成絕望,酸溜溜地喪失你的君子風度。往後,有幾件事可能會發生:
情況終會獲得改善,隻是要花上一段時間。
以後會有新主管或新管理階層上台,屆時,公司狀況必見改善。
你可能獲得升遷,到時候就有權力去振興氣象。
不過,你記錄下公司的缺點如果又臭又長,或許你該認真考慮離開這家公司。在這種情況下,你麵臨逆境,若能力持鎮靜,更著力展現無可疵議的商業禮儀,就可獲得以下兩項收獲:其一,你向自己證明了你擁有臨危不亂、始終一致的精神(此時,你大可向自己一鞠躬!);其二,你這麼做就不致結怨,到後來遞辭呈時,這名雇主也不會吝惜一封善意的引薦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不能為了取悅新東家和新同事,就放口對舊雇主大肆詆毀。一般人聽到有人說他人壞話時,通常心裏會掠過一絲疑慮:“如果時機碰上了,這個人不知道又會如何說我自己的閑話。”
如果你取笑從前的公司或老板,而格調又過於低俗,你對雇主機密的承諾和你個人的職業道德就都會受到旁人的質疑。更有甚者,你也許曾在雇用前和前任雇主簽署過保密協議。果真如此,了解其中條款真義,並且恪守雙方協議,才是明智之舉。
將自己的經驗、技能及知識帶入一個新公司和新職位,但要隨時勤加修正,以迎合新環境的需要。如果新公司屬於製造業範圍,而你過去都在服務業打轉,你會發現新環境與先前所熟悉的場合大相徑庭。
為新工作遷居
假如為了新職,你必須遷居到另一個地點,那麼你還得去熟悉一個嶄新的生活環境。你的優先考慮應該是探聽出足以支援新職位的商品和服務,像你的房地產經紀人、當地商會或公司人事部門都會提供給新成員相關資訊,因此,你可仰賴他們得到下列事情的一些建議:
育嬰服務
私立學校
換發駕照的監理所地點和辦公時間
交通模式
播報路況的廣播電台
幹洗店
理發店
服裝店
掌握所需資訊,將身邊細務打點妥當,準時抵達新工作崗位,瞧你衣履光潔,精神抖擻,隻等著全心全意獻身於工作。如果你上有高堂父母,或下有稚齡子女,你當然會想先把他們安頓妥善,免得出門工作時又有後顧之憂。
剛入新公司,連續接到無數私人電話,或者老是遲到,又要求額外批準早退或外出處理私務——你就已經違背了商業禮儀最起碼的規範。
知識即力量
或許你在麵試前就對這家公司知之甚詳,或許除了觀賞過一部介紹公司員工訓練的錄影帶之外,你對這家公司毫無所知。無論如何,你對公司了解愈多,執行新工作起來就愈得心應手。
顧客向你查詢業務,你應該提供精確的答複,不應冒冒失失地將顧客遣走,隻因為你不知道公司確實能提供這名顧客所需要的服務。
你不該老指望同事賞識你;應該展現出充分的意願與能力去承擔你份內的職責,這樣健全的同事關係才得以發展和茁壯。
有人當然已經開口介紹過你這個新人了,但那隻是個形式而已。事實上,隻有你自己的表現才足以介紹出你這個人。事情不懂,要虛心求教,如此方能確切回複顧客的查詢,同時你自己也學習到新的東西。沒有人期待你是萬事通,虛心求教,正反映出你務實的人格特質。
要用心記憶公司職員的姓名及職位,因為這樣常能避免自己鬧出笑話。公司有公司的人事結構,遇事應按結構層級辦理,以免造次失禮,罔顧權責的區分而去越級申報。對內部組織階層了若指掌,更顯示出你這人看重禮數。
朋黨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