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著裝指南(2)(3 / 3)

出於政治或經濟上的考慮,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采用過限製生活奢侈的有關法令。在英國愛德華三世執政時,法律規定一頓飯不能超過兩道菜,每一道菜不能超過兩樣品種;法國查理六世當政時,任何人都不允許多於兩盆菜和一個湯。規定隻有公主和公爵夫人才可以穿絲綢,上流社會人穿皮貨,女裙裙撐寬度限製在0.9~1.37米。這些法律規定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給服飾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部分服裝因此而維持原狀,長期得不到發展。

(四)名人影響

顧名思義,名人影響是指有影響人物對服飾的推動作用,這種推動是人們自覺自願接受的,而不是出自強製性的規定。它是服飾運動中的名人效應現象。

據報道:當年尼克鬆訪問杭州,浙江湖州綢廠將一批特號葛綢緞,作為禮物贈送給總統夫人。此後一年中,或在白宮的綠草坪上,或在出訪西歐的專機上,總統夫人時常穿著特號葛綢緞麵料製成的服裝出現,頃刻,美國各州乃至整個歐洲,興起了一股“特號葛風”。

“從眾”和“攀比”心理,是名人影響服飾運動狀態的心理原因。有名望的人為了使自己和一般人有所區別,力求突出,尋找新穎、引人注目的服裝;中等階層的人想與名人取得同等的地位,而底層的人又不願意從服裝上被人看出自己的遜色。這些表現或處在潛意識下的心理傾向,促使人們有意無意地爭相模仿,導致一種服飾的流行。名演員、名模特、歌星、著名運動員,都可以因他們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使他們穿的服裝由於偶像崇拜作用而風靡社會,前幾年轟動一時的“光夫衫”、“裏根服”就屬一例。

心理分析表明,製約服飾運動變化,除了政治、經濟上的原因以外,服飾變化的速度,一種新款式服裝能不能在社會上形成流行,主要取決於以下心理因素的需求滿足狀況。毋容置疑,它們是衡量某種服裝自然功能和社會功能的心理標準,滿足需求標準的服飾,受人們歡迎,就具備了流行可能。

二、服飾需求的心理標準

(一)實用性

服飾的實用性,主要是指服飾的使用價值,它是服飾自然功能的主要指標。雖然現代服飾都力求實用性和美化功能相結合,單純實用的觀點不再時興,其實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若非特殊場合的需要,服飾的實用性還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我們這種經濟還不發達、人民手中還不十分富裕的國家裏,沒有實用性,服飾便失去了基本群眾。

所以,服飾的實用性問題,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衡量服飾質量的首要問題。例如,水兵服的設計,它就十分注意水兵生活、作戰的需要。水兵的帽子不上帽沿,是為了防止艦艇高速前進時帽沿兜風,或在觀看儀表儀器時,帽沿碰撞設備。水兵服上衣無衣領、采用套頭式,緊領口,下擺塞進褲帶裏頭,是為了在狹窄的機艙裏進出方便、利索,避免在狂風巨浪中吹開衣服,防止衣領刺激咽喉發生嘔吐。水兵褲采用大寬口褲腳,開口放在腰側,是為了卷褲腳和下海脫卸方便,也有利於爬杆。而頭部帽沿的飄帶,則是曆史遺留下來觀察風向之用的緣故,今天成了裝飾品,它和披肩一起,每當海風掀動時,飄帶和披肩就猶如波濤起伏的海洋在歡唱,給我們的水兵戰士帶來詩意和美感。

(二)舒適性和方便性

服飾的穿著舒適和使用的方便性能,是從服飾實用性中派生出來的質量標準,是人對服飾需求方麵的重要內容。

衣服的舒適性包括衣服同人的形體的配合,衣料的軟硬和吸汗性能等,衣服穿著的方便性又包括了使用、攜帶、貯藏保管和洗滌的方便性能。

起源於132年以前美國加州淘金工人的工裝牛仔服,之所以受人歡迎、百年不衰,在國外不僅牧民、礦工、農民喜歡穿,而且那些政府官員、職工、店員、乃至演員、時髦小姐也愛不釋手,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穿著適服、使用方便的緣故。正統的牛仔服布料取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生產的純棉斜紋布,又粗又厚、染成青蘭色,不僅耐穿耐髒而且價格適中,還穿著自如,洗滌方便,厚實牢固,適應性很強。

(三)價格適中,經濟合理

根據研究表明,服飾變化速度和服飾價格及社會的經濟狀況關係十分密切。

公元前6世紀,希臘的社會生產力處在刀耕火種狀態,在前後一百年間男女服裝幾乎沒有變化。在歐州中世紀,由於衣服費用昂貴,變化也非常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