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對未來服裝的設想,一定程度上暫且還帶有人們所寄托的期待性質,那麼,現實生活中正在異彩紛呈的特種服裝,自然適合充當服飾功能專門化發展的“證人”,讀者不難從中領略服飾功能演變的風采。
(三)功能齊全的特種服裝
1.海上安全救生服
挪威奧斯陸市的一家服裝公司,設計研製了一種防水防火、呼救標誌明顯的海上安全救生、工作兩用服。衣服由耐火阻燃尼龍製成,襯裏使用具有隔熱性能和浮水特點的海棉軟塑料.穿在身上感覺柔軟、舒適,不影響勞動操作,適合海上石油、駕駛、水手工作人員穿。使用表明,這種衣服在0℃的水中,15個小時之內落水者不會沉沒。由於一律采用橙黃顏色麵料,給救生打撈、尋找人員帶來識別方便。因為防火,即使遇到船體燃燒,穿著者也可避免燒傷和高溫襲擊。
2.自動消毒衛生服
美國海敦維普克斯公司研製了一種自動高效消毒衛生服。這種服裝上印有許多藍色條帶,色帶上浸有殺菌力極強的性能特殊的化學消毒劑,它會自動滲透到衣服的纖維內,發揮消毒作用。這種衣服尤其受醫院、餐廳和賓館工作人員的歡迎。
3.不帶靜電的工作服
工作人員身上帶有靜電進入一些易燃氣體泄漏場所是很危險的。例如,石油運輸船、加油車間、易燃氣體充氣站等,都有過因一點兒火星而釀成一場災難的慘痛教訓。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天災人禍的罪魁禍首往往就是工作人員身上的靜電。美國生產了一種布料,布料的紗非常特殊。在紡紗時夾以極細的不鏽鋼絲、極細的銅絲和適量的碳素,用它製成的衣服就徹底消滅了靜電。
4.迅速排汗的運動服
日本服裝設計師研製了一種吸汗、排汗特別有效的運動服,迅速排汗的功能由獨具匠心設計的織物提供保證。織物共分三層,分別擔任吸汗擴散、阻止回流、蒸發輸出三種功能。最裏一層是用比常規棉擴散汗水能力強10倍的特殊棉紗製成,最大限度地吸取汗水;中間一層向體外輸送汗水並阻止汗水回流,具有單向導通性能,最外層稱汗水輸出層,由比普通滌綸纖維細得多的滌綸絲製成,它依靠毛細管的滲透原理,最有效地迅速排出汗水。
5.多功能的旅遊服
中國服裝設計師推出了一組用普通棉布、的確涼製作的多功能旅遊服裝,為日益興盛的中國旅遊業獻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在某次全國旅遊服裝設計評比會上,展出了一條色彩豔麗的彩裙,當你解開裙子的係帶,它就變成一塊桌布。一個小巧玲瓏的書包,打開拉鎖居然成了一把遮陽傘。一件男式上衣,拉開雙袖的拉鎖,頓時變成一件背心,拉開衣領後麵的鎖鏈,立刻飛出了一頂涼帽,拉開背後搭扣,竟然出來一個背包。好似魔術又不是魔術的變化,令觀眾大開眼界,引起了各地著名服裝專家的極大興趣。
以上隻是掛一漏萬的實例,目的僅僅想說明,在人類需求的推動之下,服飾沿著保護功能這條線索不斷發展的基本趨勢。
不難預見,人類明天的服飾,將會以數倍於今天的變化速度,日新月異地推出各種新材料、新款式和新功能。不但那種不用洗滌、自動調溫、光敏變色的衣服將成為現實,而且穿在身上能給人推拿按摩、通經活血的“治療衣”,能上天入地、適用任何環境、任何工作需要的“百寶衣”,能收之即來、揮之即去、隨要隨到的“瞬時成衣”等工藝的誕生,也將成為可能。
二、服飾的社會功能
除了自然功能以外,服飾還具備一定的社會功能。服飾的社會功能,是指服裝在自然屬性基礎上所發生的社會效應。相對於自然屬性,服裝的社會屬性是第二位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又是人為的,同樣一件服裝,可因國家、民族和個體之間的差異,產生不同乃至於截然相反的社會效應。例如,某種“和服”新款式,在日本可能流行,在中國就不會流行,農村姑娘喜歡大紅大綠,城市姑娘則追求素淨、典雅等等。可見,服裝的社會屬性比起它的自然屬性,更依賴於人們的心理傾向,受民族習慣和文化傳統的影響,表現出主觀的性質。
人類出於精神滿足需要,用服飾來顯示自己的能力,取得別人的好感,可能是最初的服飾動機,這可以看作為服飾起源的心理原因。又因為它是個體身上的裝飾變化,在他那個生活範圍內,別人對這種變化所產生的肯定或否定、讚賞或指責、羨慕或妒嫉、模仿或拒絕之類的心理上與行為上的效應反應,所以這種反應同時又是服飾的初級社會功能。
(一)表現自己,企求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