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領土上生活著地球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俄羅斯麝鼴。這種食蟲目動物與刺蝟和鼴鼠有親緣關係。與之不同的是,俄羅斯麝鼴是半水生動物。它把窩建在陸地上,常在冒出水麵的陡崖上造穴,而在河水或湖水中尋覓食物。
這種動物不大,長約20公分,重約半公斤。它的臉尖長,嘴和鼻前突。它長著十分敏感的觸須,因而具有極佳的嗅覺。
而視覺和聽覺對俄羅斯麝鼴來說並不重要。
俄羅斯麝鼴吃軟體動物、昆蟲的幼蟲、蠕蟲、水蛭。它也很愛吃小魚、青蛙和它們的卵。也吃慈姑、蘆葦、香蒲、睡蓮等植物。並且它的胃口極大。一晝夜間它能夠吃掉幾乎與它體重相等的食物。
俄羅斯麝鼴去覓食和返回時,是從水下沿著專門的路徑行走,這些路徑變成了深25厘米、寬15厘米的溝壕。這些水下獵手行走的溝壕裏有更多的氧氣,水中的許多生物都會聚集到這裏,它們成了俄羅斯麝鼴的獵物。
300年前俄羅斯麝鼴的數量挺多。它們甚至出沒在莫斯科近郊。它們的毛皮被運往交易會,價格比海狸皮還高。但是,由於濫捕濫殺俄羅斯麝鼴的數量已在逐漸減少。
今天,它們僅存於第聶伯河、伏爾加河、頓河和烏拉爾河流域的一些地區。動物學家們估計,它們的數量不會超過3萬隻。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適宜俄羅斯麝鼴生活的地方在減少和水汙染。俄羅斯麝鼴作為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已被列入國際紅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