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登象山(1 / 2)

“我跟你們去透透氣”顧教授說道。

“連你都不待見這國寶,權縣這回算倒黴了,弄了一件雞肋國寶”陳天星就笑道。

“明天我們去郭店看看,看看究竟有沒有遺漏的,等死心了我再回去郢都梁莊王墓葬那兒去?”顧教授歎道。

“行,上午我們先去爬象山,等會直接去漳河吃午飯”陳天星就安排行程。

顧教授也對權縣不熟悉,自然聽從安排,高英也沒好建議,隻好跟著去湊熱鬧。

“這邊是黑山,白龍山,黑山是權縣最高的山,白龍山上有白龍觀,咱們去玩的叫象山,權縣本來是被兩山給夾著的,那邊叫東寶山,這邊也被人叫西寶山,但大多時候稱呼為象山,知道為什麼麼?”陳天星問高英。

“我哪知道?看起來像大象形狀?”高英猜測。

“那是因為此處曾經是象山先生辦學之處,象山書院是南宋的知名教育家理學家陸九淵所建,象山之名因此而來”顧教授幫忙解釋。

陸九淵是華夏南宋時期最富有個性的哲學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學集大成之際,他以高度的學術責任感和深邃的理論洞察力,最早發現了理學內化道路潛在的支離傾向和教條隱患,成功地開拓出一條自吾心上達宇宙的外化道路,為宋明新儒學思潮從朱子學到陽明學的心學轉向創造了必要的學術條件。

他曾知楚門軍,就是南宋時這個地方的知州,那個時候襄陽權縣一代可是邊州軍府,常年戰火不斷。

楚門軍是權縣的曾用名,商王武丁的後裔在洋沙馬良建立權國,號稱天下第一縣,後來曆經風雨,有時自為軍府,有時歸屬荊州,有時歸屬南郡,還有歸屬當陽府、承天府的時候。

“象山先生陸九淵?難道他不是根據這山的名字來稱呼的嗎?古代可就是用地名為號的”高英還提出疑問。

“你還真是孤陋寡聞,你哪個學校畢業的?這個山最早叫蒙山,是因為老萊子出名的;陸九淵的象山先生是他是撫州金溪象山人,那時候他還年輕著呢?他是晚年才到權縣的,就把車停這兒吧,我們從這兒進,先去龍泉書院看看”陳天星讓阿狗停下車。

已經到了象山腳下,過了一座石板橋。

橋下就是古楚門城的護城河竹皮河。

“哪邊是象山?”高英看這兒是兩山夾口,中間一條兩車道公路通過,不解問道。

“不知道,我隻知道這邊是象山,上麵有嵐光閣,看風景的,這邊上去有個唐安古寺,我們先去看風景”陳天星說道。

“我看你們剛發掘了古墓,又是王爺又是千年古屍的,都不是什麼吉利的事,最好去古寺裏拜一拜”高英就勸說道。

“這可不是什麼廟都能隨便拜的,我是雍仲苯教的,對這大乘小乘之類的佛教不感冒,顧教授如果有心思倒是可以去燒柱香求個心安”陳天星就笑道。

“你是哪個什麼苯教的?不會是什麼邪門歪道吧?”高英疑惑。

顧教授則說“我也不禮佛,我應該算是三清門下,他陳十七是修行者教的”

“你還是修行者教的?你是修行者還是俗家弟子?”高英來了興趣。

“他是嘎瑪仁波切,是星月大修行者”顧教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