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大明龍脈(2 / 2)

郢都的石牌鎮是全國聞名的豆腐之鄉,豆漿豆腐腦就是早點的必備之物,還有從荊沙傳過來的早堂麵,楚州傳過來的熱幹麵三鮮豆皮等等,包子油條什麼的也算花樣繁多。

眾人都惦記著早點去挖掘現場,吃飯速度很快,十幾分鍾後就出發了,顧教授看陳天星他們有兩輛車,讓李敢幫忙帶幾個人,還讓牛館長開一輛車再帶幾個博物館的人就可以了。

他當仁不讓的坐上了陳天星的212京都吉普。

“顧教授,開心點嘛,現在已經是買定離手了,今天是好日子,發掘工作今天必有收獲”陳天星和顧教授坐後排,前排副駕位讓高英記者給占領了。

“謝你吉言,但這心裏總不踏實啊?”顧教授就如產房外的丈夫那般焦躁。

“這個梁莊王墓是哪個朝代的?”高英問道,她昨天問過陳天星了,陳天星隻說那是明王爺。

“梁莊王的祖父是明朝最有名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梁莊王的父親是明朝第四個皇帝——明仁宗朱高熾。梁莊王是仁宗的第九個兒子,名朱瞻垍,生於永樂九年六月十七,其母恭肅妃郭氏。”顧教授對這個靚麗的記者倒是沒什麼偏見,耐心的解釋了一下。

“永樂大帝的孫子?那陪葬品肯定多了”高英也安慰道。

“也不見得,明太祖朱元璋有遺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他是提倡簡葬的”顧教授搖頭。

“朱元璋1398年就掛了,朱瞻垍死於1441年,隔了四十幾年了,朱棣他們死了也是厚葬啊?朱瞻垍是老幺,很得他祖父父親兄弟侄兒的寵愛,賞賜頗多,而且他又沒兒子,那麼多的家產無人繼承都會隨他下葬的,而且這個墓葬可是王和妃的合葬墓地,我覺得裏麵的器物絕對少不了”陳天星就反駁道。

顧教授懶得反駁了,車隊很快就到了離郢都城區二十來公裏的長灘鎮。

梁莊王墓位於今郢都知府灘鎮大洪村二組的一條丘陵——龍山坡上瑜靈山黑家衝,坐北朝南,海拔約68米。西北距郢都市區約25公裏,東麵離大口尚書省森林公園約6公裏。其東北約500米垸子山處是其夫人張氏墓(也可能是正妃紀氏墓),俗稱“娘娘墳”。不過時至近代,這裏地處偏僻,人煙較少,方圓1公裏內隻零星散布著幾家農戶。農夫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人與古墓一直相安無事。

傳說遠古時大洪山有四條龍為爭奪一顆夜明珠而鬥法,正在難解難分之時,觀世音菩薩奉玉帝之命,就在大洪山上變出一座“回龍庵”罩住顆夜明珠,將青、紅二龍化作青龍坡紅龍坡左右護住回龍庵,黑白二龍趕進了雲台觀上的白龍寺和烏龍洞。後來“回龍庵”改成了“大洪廟”,從此這一方“龍氣”大增,物阜民豐,風調雨順,現在的郢都知府灘鎮大洪村五組仍有“長安府觀禮畈”和“回龍鎮”的遺址。想是明代堪輿已知此地的龍氣所在,在明代276年期間,明太祖朱元璋後世子孫先後有5人封王就藩於鍾祥,留下十多座王室宗親墓,在當地形成以顯陵為代表的明代墓葬文化。

大洪山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條龍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