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界歎息 (6)(2 / 3)

自1961年吞吐量首超紐約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後,鹿特丹港保持佳績數十年,並於2000年以3.2億噸的吞吐量創最高紀錄。即便是2004年“第一”寶座旁落,它仍然穩居“歐洲第一”。近年來,50%的來自中國的集裝箱船都先抵達鹿特丹港,來自中國的散貨船首先抵達鹿特丹港的更是超過70%,鹿特丹港仍然把持著整個歐盟市場的門戶,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

目前,僅鹿特丹港就貢獻了荷蘭整個國家GDP的7%,吸納就業人口超過30萬。所以鹿特丹港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荷蘭經濟。

坐享優良港口經濟創造的美夢人生,鹿特丹人仍然憂患深重:海平麵稍微上升一點,他們就會害怕如今在握的幸福,都將可能化為泡沫。

鹿特丹港的港口工業已經形成集儲、運、銷一條龍服務的完整物流鏈,也就是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嚴重依賴和諧的海洋環境的鹿特丹港,麵對全麵海平麵上升的壓力,疲於應對,而對於承載全國GDP7%的荷蘭而言,等於重創。

IPCC第四次報告(2007)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麵最高上升59厘米。這一預測後來被認為相當保守。2009年底,IPCC和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聯合發出報告稱,未來100年海平麵將上升1.4米;前美副總統戈爾在紀錄片《不願麵對的真相》中警示世人:格陵蘭島和南極西部冰川的融化,足以使全世界海平麵上升6.6米。地球上冰川的融化已經是電視中常常看到的畫麵;這些數據還隻是小巫,歐洲環保總署署長Jacqueline McGlade稱,北極和南極冰雪全部融化,將分別導致海平麵上升7米和60米。

這些,還隻是截至到目前的數據,海平麵最終究竟會上升到多少,仍在預測與更新中。然而,鹿特丹卻沒有時間等待最後的結果。平均海拔-1米的它,在應對過去的暴雨和洪水天氣時,已經筋疲力盡。任何一個有關未來海升的數據出爐,對它而言都是一種傷痛。

全球海平麵上升的同時,荷蘭氣象局於2008年發布一份報告,稱由於氣候變暖,荷蘭目前年平均降水量比一個世紀前上升了18%。在夏末的沿海地區,降雨明顯增多。

海平麵持續上升、降雨加強,海拔卻無力改變,麵對被淹沒的預測,步步緊逼的現實,我們有著和鹿特丹人同樣的擔憂。在汪洋海水張開大口之時,鹿特丹頭上那頂“歐洲最現代化的城市”的桂冠,還能穩戴多久?

希臘

雅典

[名片]

災難性質:海水淹沒、火災侵襲

劫難程度:★★★★★

行政歸屬:希臘首都

總麵積:3808平方公裏

總人口:376萬

GDP比重:25%

平均海拔:70米

建城時間:公元前1000年

雅典:腹背受敵

2009年,綠色和平組織在馬德裏發布最新的森林火災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正在惡化地中海和南歐地區的森林火災強度及火災麵積。西南臨地中海的南歐代表國家希臘,目前每年因火災燒掉的森林將近22萬個足球場麵積。氣候變暖,一方麵增加未來火險發生的頻率,一方麵抬高了地中海的海平麵。古代城邦希臘,腹背受敵。

相信再傑出的建築師,也不敢拿自己的作品和帕特農神廟相比。後者已經是西方文化的象征,後來無出其右者。

從雅典各個方向都可以看到聳立於雅典衛城山上頂端的帕特農神廟。據說這座建於公元前447年的神廟,在遠古時代曾供奉著高達10米的雅典娜神像,是舉世聞名的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帕特農神廟北麵是同樣知名的伊瑞克提翁神廟,它是為了祭祀海神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