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它在67℃下反應3小時後,活性絲毫未減。

對於用小白鼠細胞培養生產的單克隆抗體,專家們已經提出了“開刀方案”,打算把它整修得更接近於人的抗體,以減輕副作用。

蛋白質工程不僅要對那些生物工程的產品進行再加工,還要對一些純天然的蛋白質進行模擬和改造。例如,蠶絲、羊毛、蛛絲,它們本質上都是蛋白質。對它們進行模擬和改造,再實現大量生產,將會獲得性能比蠶絲、羊毛、蛛絲更優異的材料,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蛋白質工程充滿活力,前途無量。

為什麼要研製生物芯片?

在當代的高新技術中,計算機技術和生物技術是兩大主力。神經網絡計算機可說是這兩大技術融合的產物,但它是宏觀方麵的產品。在微觀方麵,生物技術也同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就是近年來各發達國家都在加緊研製的生物芯片。

作為計算機核心元件的芯片,至今仍是以半導體為材料的。半導體芯片因存貯容量有限,所以,必須要用新一代的芯片——生物芯片來取代半導體芯片。

生物芯片的主體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具有像半導體那樣的光電轉換功能和開關功能,但目前各國科學家都看好蛋白質分子。蛋白質分子具有低阻抗、低能耗的性質,不存在散熱問題。它的三維立體排列使它具有較大的存貯容量。使用蛋白質芯片的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速度可望提高幾個數量級。另外,蛋白質分子還有自行組裝和再生的能力,為計算機全麵模仿人腦。實現高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各國科學家研究結果認為,一種嗜鹽菌的紫膜中的蛋白質分子(代號bR)看來是選作生物芯片的理想材料,因為它來源廣泛,具備作為光電轉換和開關元件的優良性能,而紫膜是目前唯一的結晶狀生物膜,穩定性良好。我國科學家也在積極努力,為生物芯片的問世作出自己的貢獻。

超聲波為什麼能使農作物增產?

我們知道,音樂能促進植物的生長,可有趣的是一些植物居然喜歡聽“超聲波”,聽了以後,不但會促進種子萌發,加快農作物生長,而且還能使產量大大提高。

人們利用超聲波來培育植物,可使各種蔬菜快速地生長:蘿卜長到2.5千克,甘薯長成足球般大小,蘑菇長得像把小傘似的,菌傘直徑就有60厘米,卷心菜長到2.7千克,甜菜長到6.4千克。

用超聲波處理植物種子,可以促使其發芽、生長,提高產量。經過超聲波處理的小麥種子,出芽率和出苗率大大提高,生長期縮短,增產8%~10%,而且第二年仍舊有一定的增產效果。棉花種子經過超聲波處理後,可以提高結桃率並提前3天吐絮。

超聲波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作用呢?

因為超聲波是一種能量,能使植物種皮軟化,幼苗容易突破種皮。同時,超聲波還可以增強種子中酶的活性,有利於種子中澱粉、蛋白質等物質轉變為可溶性的物質,供胚芽吸收利用。

一些科學家認為,可能由於超聲波的機械和溫熱的直接作用,促進了植物的新陳代謝,因而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科技卷

未來世界

未來的衣著

未來世界會出現什麼樣的布料?

1.功能各異的紡織品未來的紡織品,除了禦寒保暖外,還具有多種功能。

防彈紡織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明了能抵擋子彈的防彈衣。不過,那是由鋼板、鋼絲製成的,笨重、不舒服,不能防護全身。後來發明了凱芙拉纖維,這種纖維重量不到鋼的五分之一,然而強度卻比鋼大6倍。用凱芙拉纖維製成的防彈服,重量僅75克,穿在身上能抵禦輕機槍子彈的射擊,用這種原料製成的服裝,在醫療上,還可以保護傷口,或者使受傷的骨胳較快地愈合。

抗菌紡織品。這種紡織品的表麵帶有極微量的抗菌劑,可以慢慢地釋放出來殺死各種細菌,防止因細菌、黴菌增殖而產生的惡臭,對人體卻無副作用。

吸汗紡織品。這種適合運動員穿的衣料,裏層采用高吸水纖維織物,外層采用不吸水纖維織物。這種運動服裏層的親水織物將汗水迅速吸走,轉移到外層疏水織物被揮發,這樣可使運動員的皮膚保持幹燥、舒適,沒有潮濕、粘附的不舒服感覺。

除臭紡織品。在纖維織物中,摻入新的除臭劑——人工酶,就可以製成除臭紡織品。除臭紡織品不但可以除去人體發出的臭味,消除糞便、尿液散發的臭味,還可以除去汙泥等的天然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