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回 為反攻眾將起爭議(1 / 3)

至於公韌說黃興手裏還有一本,這是唬袁世凱呢,這是給袁世凱一個警告,此書並不是隻有他才有,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至於袁世凱的這本《天國韜略》是不是原本,公韌可沒有這麼傻,那不過是一本掐頭去尾,少了許多內容的半截子兵書,為了救西品,也就隻能把這個半拉子兵書忍痛割愛了。

這時候,漢陽、漢口的兩軍還是在僵持著,暫時誰也不敢先進攻。

蔡濟民看到前線民軍士氣極盛,認為反攻的時機已經來到,就來找到黃興,鼓動著他說:“據偵察報告,北京方麵已經驚惶失措,亂了陣腳。他們對袁世凱其實並不相信,是既恨他掌了兵權,又怕他不為朝廷賣力。清軍士兵也毫無鬥誌,人心惶惶。我看不如現在乘機反攻漢口,一舉消滅清軍。”

黃興聽了這些話,認為正合自己的心意,此時也正想打一個大勝仗,來振奮一下民軍的士氣。於是十分高興地說:“你的想法很好,現在獨立的省份越來越多,湖北又是中國的腹地,影響巨大,如果能收複漢口,一定能振奮全國的軍心,民心。你認為我們反攻漢口,勝利有幾成把握。”

蔡濟民說:“我看有七成把握。清軍雖然有3萬多人,但前線也就隻有1萬多人,而且他們又是分散防守。如果我們集中兵力,突然出擊,殲其一路,再打垮其他的敵人,仍然有勝利的可能。”

黃興點了點頭,認為反攻漢口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此役一舉成功,必將打亂袁世凱的假和談真備戰的囂張氣焰。

王隆中帶領的湘軍來到了漢陽後,還沒碰到比較大的戰事,也正想打一個勝仗來振振湘軍的威風,這時候也來找黃興請戰。他對黃興說:“我湖南民風剽悍,好勇鬥狠,個個都是打仗的好手,來到這裏五六天了,弟兄們還沒有過過癮。什麼時候打漢口,我們湘軍願打前鋒,你看怎麼樣?”

黃興笑了笑說:“我看你們湖南民軍,確實一個個英勇善戰,但是我還要提醒一句,還得注意你標的軍紀。我聽說,你那裏有個別的士兵不守紀律,有出去賭博的,有上老百姓家要東西的,有出去搞女人的。咱一碼說一碼,對待犯紀律的士兵,你可得嚴加管教。”

王隆中大笑了兩聲說:“不就是這麼點兒小事嗎!士兵出生入死,衝鋒陷陣,成天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也不容易。再說清水養不住魚,該緊的時候緊點,該鬆的時候也得鬆點兒,要不,那些兵們還能維護咱嗎!”

黃興聽了此話沉下了臉,看了王隆中一眼,說:“要是這樣的思想,早晚得吃大虧。”王隆中又笑了兩聲說:“知道了,知道了,我回去以後,一定嚴加管教。不過,打漢口,你得想著我點,讓我打前鋒。”黃興拍著他的膀子說:“好!王標統勇氣可嘉,實在是湘軍的典範,我一定想著你點。”

自從湖北革命黨創始人吳祿貞11月7日在石家莊被袁世凱刺殺的消息傳來以後,革命黨人也萬分憤慨,紛紛來找黃興要求和漢口的敵人決戰,這也更增加了黃興反攻漢口的決心。

11月14日上午9時,黃興在總司令部召開了軍事會議,各部隊長官與司令部重要成員都出席了會議。會議由黃興主持,主要內容是商討反攻漢口的計劃,先由參謀長李書誠簡單地介紹了反攻計劃和反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聽完了李書誠的介紹,剛剛派到總司令部任副參謀長的吳兆麟首先發言說:“我認為就以現在敵我力量的對比來說,反攻漢口的時機還不成熟。一是從兵力上來說,我民軍也就2萬人,而清軍有3萬人,反攻的兵力明顯不足。二是從士兵素質來說,我民軍的新兵多,缺乏訓練,而清軍是久練之兵,訓練精良,一旦開起仗來,很難占到上風。三是我們的部隊主要是88式步槍,而清軍既有馬克沁重機槍,又有管退炮的優勢,比我們的火力強得多。所以我認為我軍不宜進攻,隻宜固守。”

吳兆麟的發言,立刻得到了孫武等一部分軍人的讚許。

湘軍將領王隆中激動地說:“雖然清軍占著種種優勢,但是他們士氣低落,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再說,他們又是分散防守在漢口的各個地方。我們集中優勢兵力,突然渡過漢水,打進漢口,就一定能打亂他們的部署。不趁著現在清軍立足未穩,打敗他們,更待何時?如果清軍部署完備,再從容不迫地進攻我們,我們再想反攻也晚了。”

王隆中的意見,得到了蔡濟民、熊秉坤、鄧玉麟等人的支持。

湘軍的甘興典急忙反對王隆中說:“你反攻漢口有幾分把握啊?沒有把握的事情還不如不幹。”

王隆中一看同是湘軍中來支援鄂軍的甘興典首先反對自己,氣就不打一處來,他對甘興典嚷嚷道:“你是害怕了吧!我看你們巡防軍是隻能防守,不能進攻。”甘興典卻不服氣地說:“就你們能打仗,我們不能打仗?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打仗的時候我們再見個高低。”

會議上明顯地形成了反攻與固守的兩種意見,大家各執已見,爭論不休。黃興仔細地聽著眾位將領的各種理由,在默默地思考著。

大家爭吵了一會兒,公韌突然站起來對大家說:“我說兩句好不好?”大家正吵得一鍋粥沒個豆,聽到了公韌的話,就一齊回過頭來,朝會議的角落上看。大家這才看到了牆角上一個穿著敢死隊服裝的公韌,有幾個人的臉上不由得顯出了鄙夷的神色。

公韌說:“我同意反攻,但是要看怎麼個打法,現在清軍孤軍深入,兵力集中在漢口一帶,它的後方運輸線十分空虛。如果我們派出一支偏師,北上騷擾京漢鐵路,再聯絡劉英等人所領導的江漢平原一帶的革命武裝,切斷清軍的運輸線,就有可能動搖武漢前線的整個清軍。我們再加固新溝、蔡甸、漢陽一線的陣地,嚴密防守,隻要前線敵人一旦有變,我們就大舉進攻,一定能打敗清軍。”

對公韌的這番話,有的人不以為然,有的人在默默地思考。鄧玉麟突然說:“我讚成公韌同誌的打法,如果這樣打,我們就主動了。”熊秉坤也點頭稱讚:“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