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了如此漂亮的外表之後,它們可以勇敢地出現在白天,肆無忌憚的捕食它們感興趣的食物了,比如白蟻、螞蟻等住在熱帶雨林地帶的其他小型生物。一年的任何一個季節,它們都可以繁殖。
蛙在地上產下如果醬大小的卵團,然後由夫婦中的一方進行守衛,或者頻繁回來察看它們孩子的動靜。等到孵出小蝌蚪之後,由它們的父親或者是母親把它們背往適合生存居住的水坑等地。等到它們有生存能力之後,就開始單獨活動。有些箭毒蛙很高壽,可以活到15歲。
你聽說過雄蛙養育下一代小生命嗎?這裏,箭毒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更確切地說,箭毒蛙中的雄蛙是很了不起的父親。成體的箭毒蛙雌蛙要比成體的箭毒蛙雄蛙大很多,但雌蛙卻不哺育它們的後代。它們在交配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風梨科植物附近,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喜歡浪漫或者是留戀美好的植物,隻是這些植物可以構成它們所需要的一個小“池塘”,為蛙卵的發育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可謂用心良苦。還有一點,雌蛙在產完卵後,就會悄然離開,留下雄蛙細心地照料下一代。卵發育成蝌蚪之後,雄蛙就會把蝌蚪分別背到不同的地方,把它們的孩子分開來撫育,因為蝌蚪是食肉的,兩個蝌蚪在一起,會自相殘殺。
箭毒蛙分泌出來的毒素為什麼能見血封喉呢?科學家們做了一係列的研究之後才發現,箭毒蛙的毒液能破壞神經係統的正常活動,阻礙了動物體內離子的正常交換,使神經細胞膜成為神經脈衝的不良導體,這樣用神經中樞發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達組織器官,最終導致心髒停止跳動。不過,一般情況下,遇見的不是最毒的箭毒蛙的話,它們分泌的毒液隻能通過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皮膚劃破,毒液隻能引起人體不舒服的感覺,還到不了死亡的地步。
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這方麵的知識,在捕捉箭毒蛙的時候,總是在手上包上樹葉之類的東西來避免中毒。印第安人很早就利用箭毒蛙身體分泌的毒液來捕捉野獸。他們的做法相當聰明:把抓到的箭毒蛙先刺死,然後放在火上麵烘烤,當箭毒蛙被烘熱時,毒液就從腺體中滲透出來。
(2)哪些箭毒蛙容易飼養?
箭毒蛙雖然體型很嬌小,但是在原生的地域中,它們的種族仍然是十分龐大的,顯然它們的毒性足以令其他的生物對它們退避三舍。藍箭毒蛙屬於一種大型的蛙類,但是它們的體型還不會超過4厘米,這在它們種族中算是大的了。
箭毒蛙有如此厲害的毒素,誰還會飼養它們呢?一般來說,隻要環境布置得當,對於它們的飼養並不是那麼困難。當然,最容易人工飼養的要屬藍箭毒蛙了。因為它們體型較大,適應環境的能力相對於其他的成員要好得多,再加上它們生性活潑好動,身體顏色豔麗,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生中就是這樣的色彩,很受人工飼養者的青睞。
它們一般以螞蟻等昆蟲為食物,各種蜘蛛也是它們的美食之一。飼養它們的時候切忌飼養野生的藍箭毒蛙,因為它們身體本身就會分泌毒素,再加上把吃掉的蜘蛛的毒液也轉化並吸收成了自己的毒液,毒性也在增強。雖然不會致人於死地,但是潛在的危險也是不能忽視的。
在飼養野生藍箭毒蛙的時候,6個月後它們的毒性會逐漸消失。
而一直就是人工養殖的藍箭毒蛙,從來就不會有毒性。特別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人工飼養的和野生的放在一起飼養,這樣會造成人工飼養中的一些中毒死亡。對於人工飼養藍箭毒蛙來說,令藍箭毒蛙繁殖並不是很困難,隻要環境適合就可以。幼蛙飼養10~14個月就能繁殖,一般都是雌蛙采取主動促使雄蛙交配,等它們產下卵後,大約在5天就可以孵出蝌蚪,然後把它們放在溫度適中的地方,分開進行飼養,因為它們有自相殘殺的天性。蝌蚪食物可以用稚魚飼料或薄片飼料等,經過60天左右蝌蚪就可以變態為幼蛙。箭毒蛙的壽命為8年左右,這已算是很長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