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魚的先祖——兩棲動物探索篇(4)(2 / 3)

南美牛蛙的外表和習性都與北美牛蛙類似,體型大而凶猛,但二者沒有什麼親緣關係。

59.我國的特有種類——崇安髭蟾

崇安髭蟾的雄性上唇有2枚錐狀角質大黑刺,似胡須,故名髭蟾。

崇安髭蟾是我國的特有種,僅分布在我國,肩帶弧胸形,頭部很寬且扁,口大、舌頭大、眼睛大;上頜有齒;瞳孔縱置;身體背麵的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麵多成縱行,指、趾腹麵有粗的縱膚棱;胯部大部分會有月牙形的淺色花紋。

崇安髭蟾喜歡生活在海拔700~1800米的茂密樹林以及山區。白天的時候很少出來活動,藏在石頭的縫隙之中、土洞、雜草或者樹根底下。到了晚上出來活動,一般是出來覓食,其捕食對象是叩頭蟲、蟋蟀、蝽象等。

崇安髭蟾的蝌蚪體型很大而且粗壯,全長可達到100毫米以上。

後背與尾根部交界處,一般均有醒目的淺色的Y字形斑。主要的食物是藻類,有時候也吞食小蝌蚪。它們變態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一些,一般1~2年才能完成變態。

60.塞舌蛙將告訴你什麼是全能

塞舌蛙分布於印度洋中的塞舌爾群島,體長約為2.5厘米,身體為淺褐色,腳趾上既沒有吸盤也沒有蹼,生活在山區茂密的森林,屬於路棲的生物。每年的雨季是其繁殖的季節:它們將卵產在陸地上,當卵孵化成蝌蚪時,蝌蚪會滑到雌蛙的背部,並用自身的黏液黏在雌蛙的背上,直到變成小娃才離開母親的背部。塞舌蛙蝌蚪是不需要進食的,其體內卵黃囊可以維持它們的養分。

61.不想被我們了解更多的疣蛙

疣蛙分布在南美洲北部的疣蛙,是一種小型的樹棲蛙類,屬於卵生。以昆蟲為主要食物。

62.麗紅眼蛙的眼睛是不是哭紅的

麗紅眼蛙分布在中美洲一帶,是一種喜歡在晚上活動的樹蛙。體長一般在7~8厘米,身體背部的顏色是綠色,腹部為白色,腳掌為橘色,眼睛呈鮮紅色,瞳孔呈縱向細長形,和貓眼很相似。它的這個美麗的名字,就是來自於它的鮮紅色的眼睛。

63.南非的幽靈蛙

南非幽靈蛙,又被叫做南非鬼蛙,僅生活在南非地區的墓地,並因此得名。它長著較大的趾墊,利於在岩石之中攀爬。

64.洞螈火蜥蜴

洞螈火蜥蜴是一種弱視動物,沒有眼睛,全身透明,終生棲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內,時常將鼻孔伸出水麵呼吸空氣,通過氣味特征搜尋獵物。很奇怪的是,它們在光照下,膚色可變成黑色,回暗洞後,膚色又恢複原狀。令人驚奇不已的是,在不進食的情況下,竟可以存活10年。

65.柔卵齒蟾

人們隻在波多黎各東部的丘陵地帶發現過,柔卵齒蟾。目前,由於天敵增多和壺菌影響,該類蟾蜍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了80%。

66.墨西哥的無肺火蜥蜴

墨西哥無肺火蜥蜴主要生活在墨西哥,沒有肺,依靠皮膚以下的組織進行呼吸。墨西哥無肺火蜥蜴和其他一些物種一樣,沒有幼體發育階段,成熟之後仍看上去像幼體。

墨西哥無肺火蜥蜴生長到18~24個月的時候,進入性成熟期。

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是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將其精液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地度過發育前期。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墨西哥無肺火蜥蜴部分的種類,棲息環境的改變一般造成其外形與色彩同時改變,例如六角恐龍的陸棲型與水棲型便是最常見到的例子。

蠑螈在科學研究領域大有用途,因為它們可以進行肢體再生。

67.馬達加斯加的彩虹蛙

馬達加斯加彩虹蛙,被叫做自然界的“偽裝大師”,身體五顏六色,就像美麗的彩虹一樣。當它遇到危險情況時,身體會快速膨脹,進行緊急偽裝,它還能夠攀爬到陡峭的懸崖石壁上。

68.馬達加斯加的斑曼蛙

馬達加斯加斑曼蛙又稱小醜斑曼蛙。

這種斑曼蛙別看體型小,但有劇毒,主要生活在馬達加斯加高原地區。由於外表豔麗,經常被捕捉當作寵物飼養,棲息地又受到過度砍伐和人類定居等影響,其種群數量劇減,馬達加斯加政府已經禁止其出口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