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卵的激活
精子一旦與卵接觸,能夠激發卵本身發生一係列的激活變化。這些變化包括皮層反應、透明帶反應等。卵黃膜的下麵是皮層,皮層中含有大量的皮層顆粒。皮層反應發生在精子與卵黃膜融合的時候,它是指從融合點開始,皮層顆粒破裂,內含物外排,由此波及到整個皮層。透明帶反應是指皮層顆粒的外排物與透明帶一起形成受精膜的過程。這些反應起到阻止多個精子進入卵內和激發卵進一步發育的作用。
3.精卵融合
精子頭部進入卵的細胞質以後,迅速膨大,並且出現核仁,形成核膜。精子和卵的細胞核相互靠近,有些動物的這兩個核融合成一個,如海膽;有些動物的這兩個核不融合,而是相互並列,核膜消失,僅染色體組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的染色體組,這樣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如哺乳類。
妊娠
母體承受胎兒在其體內發育成長的過程。卵子受精為妊娠的開始,胎兒及胎盤、胎膜自母體內排出是妊娠的終止。妊娠全程為280天(即40周),由於卵子受精的日期不易準確確定,於是就有了預產期的說法。
妊娠主要分3個階段:①卵子受精。排卵期成熟的卵細胞由卵巢排出,進入輸卵管的壺腹部。性交時,精液射到陰道後穹窿,部分精子進入宮頸管,通過宮腔到達輸卵管峽部與壺腹部交界處,穿進卵細胞前需經過獲能變化,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或稱孕卵。受精卵含有46個染色體(來自父母的各23個)。②受精卵發育、運行與著床。受精卵的發育與運行是同時進行的,在受精後3~4天卵子到達宮腔,在運行過程中進行細胞分裂,開始為一實心細胞團,狀如桑椹(故稱桑椹胚)。以後外層細胞分裂較快,形成囊壁(稱滋養層),是受精卵接觸母體的部分,將形成胎盤和胚外結構。內層細胞分裂較慢,形成內細胞團是以後胚胎發育的始基。此時孕卵叫做囊胚或胚泡。約在受精後7~8天,胚泡侵入到子宮內膜,叫做著床。著床③胚層的形成。約在受精後9~10天,內細胞團很快增殖與分化,分裂成外胚層和內胚層,二者之間組織叫做胚盤,將來分化成為胎兒身體各部分。受精後第三周開始,外胚層分化出中胚層,此時已形成3胚層,叫做胚胎。
分娩
發育成熟的胎兒及其附屬物自子宮排出母體的過程。分娩過程通常分成3個產程期:第1產程為開口期,子宮出現有規律的收縮,子宮頸口開大,胎膜破裂,羊水排出。第2產程叫娩出期,子宮口開全,胎兒娩出。子宮節律性收縮頻繁、持久、有力。在腹肌和膈肌收縮的協調下,子宮內壓極度增加,迫使胎兒經陰道排出體外。第3產程是胎盤娩出期,子宮繼續收縮,胎盤與子宮壁剝離而排出體外,並阻止繼續流血。分娩全過程一般為十多個小時。通常產婦的精神狀態、腹肌的情況和分娩的次數均能影響分娩時間的長短。
哺乳
哺乳期是指產後產婦用自己乳汁喂養嬰兒的時期,通常為10個月。此期應包括產褥期,指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複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要的一段時間,一般規定為6周。
哺乳期的婦女一般都有著初為人母的喜悅,心理狀態良好。但也有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對哺乳、產後護理、身材恢複、性生活等有著不同程度的困惑,此時醫務人員和家人應給予充分的指導和關懷,幫助乳母順利地度過哺期。
母乳是嬰兒必需的和理想的營養食品,營養豐富,適合嬰兒消化吸收。母乳喂養是嬰兒健康生長發育提供理想食物的一個獨特途徑,用母乳喂育嬰兒省時、省力、經濟、方便。母乳含多種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通過母乳喂養,母嬰皮膚頻繁接觸增加母子感情。除母乳外,禁止給新生嬰兒吃任何食物和飲料,除非有醫學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