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靜狀態下,人體每分鍾由肺吸氧約300ml,呼出二氧化碳約250ml。當強烈地運動或勞動時,氣體交換的速度可增加10倍以上。這些呼吸機能的實現,借助於靠呼吸器官的機能活動及循環係統的配合,並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根據現代的研究,呼吸機能是通過3個連續的過程來實現的。
1.外呼吸:外界空氣經呼吸道在肺泡與肺循環毛細血管內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2.氣體運輸:肺循環毛細血管與體循環毛細血管間血液中的氣體運輸過程。
3.內呼吸:體循環毛細血管內的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由上述呼吸過程可知,呼吸與循環兩個係統在機能上有著密切的聯係,呼吸器官的疾病常引起循環機能障礙,循環係統的疾病也常影響呼吸機能,如肺心病和心源性哮喘就是常遇到的這類疾病。
肺活量
肺有足夠的通氣量是呼吸進行的保證。肺活量是肺的通氣容量指標。肺內氣體的容量隨呼吸的深淺而不同。正常人整個肺髒中的通氣是不均勻的。
肺泡的總麵積為100平方米,平靜呼吸時僅約1/20的肺泡麵積起通氣或換氣作用,其餘的肺泡都是封閉的,因此肺的儲備量很大。
肺活量的測試要靠肺量計來完成。它是一種無創傷且易被受檢者接受的測試指標。健康查體時,經常要測定肺活量。測試時,讓受檢者立位感冒是呼吸係統的主要疾病,先做最大深吸氣後,再做最大的深呼氣。深吸氣後1次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即為肺活量。一般成年男子平均為3.5升,成年女子平均為2.5升。
肺活量的大小受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的影響。一般男性大於女性,運動員較一般人大,青壯年大於老年人。
呼吸係統的疾病
呼吸係統常見的疾病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等。
2.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肺原性心髒病。
3.支氣管哮喘。
4.支氣管擴張症。
5.肺炎。
6.肺結核。
7.肺癌。
除以上7種疾病外,目前,發現彌漫性肺間質纖維發病率也逐漸增多。
呼吸係統的保健
(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適宜的體力勞動
(二)講究呼吸衛生
(1)保持環境空氣的新鮮、清潔。
(2)用鼻呼吸。
(3)不隨地吐痰。
(三)不吸煙和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