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實驗動物疾病及控製(二)(1 / 3)

二、肺炎克雷伯杆菌病

肺炎克雷伯杆菌病是由克雷伯杆菌引起的以體軀部形成膿腫和膿毒敗血症為特征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是大、小鼠感染。

(一)病原學

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為革蘭陰性菌,短粗、卵圓形杆菌,常呈雙排列,具有明顯的莢膜。

(二)流行病學

動物主要是經呼吸道感染,也有經腸道感染。野鼠可廣泛傳播本病,人也可感染。

動物發病多見於早春或初冬季節。當飼養室濕度過大,室溫度低於18℃或氣溫突變時易暴發本病。此外,伴有病毒感染,通風不良,過分擁擠,營養不良等情況均可能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誘發本病。

(三)臨床症狀

主要症狀為發熱,拒食、被毛粗亂不整,呼吸困難而急促,常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肺炎。小鼠和豚鼠一經感染還會出現弓背,蜷縮一隅,急性者2~8天即死亡。慢性病例常患結膜炎、兩眼閉合,有分泌物,小鼠尾呈竹節狀,體重下降。如為繁殖期動物,可能造成不孕或受孕期間隔延長,吃仔及死亡現象。恢複健康的動物,可長期帶菌,外界惡劣因素的影響可引起複發。

(四)病理變化

屍體剖檢可見肝、脾腫大,有壞死灶。胸腺、腎髒和漿膜有數量不等的出血點,有的有腹膜炎、頸部膿腫、頸淋巴結腫大。

(五)診斷

根據動物呼吸困難、咳嗽等與呼吸道疾病有關的臨床症狀和病理學檢查進行初步診斷。確診需經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和菌種的鑒定。

(六)預防和控製

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控製,飼養室溫差不宜過大,動物的放養密度不能太高,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和空氣衛生。另外,發現患病動物及時隔離或淘汰,新購入的動物進行必要的隔離檢疫等,有利於保持種群的健康。

(七)對實驗研究的幹擾

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僅影響動物生產,更重要的是幹擾動物實驗的結果。

三、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病。主要引起腦膜炎、敗血症和流產等。這種菌可以感染綿羊、山羊、豬、各種實驗動物等約50餘種的動物,人亦可感染。而且由於感染動物的品種、年齡、性別及感染途徑不同,除腦炎症狀外,還可以引起脊髓炎、心內膜炎、敗血症、流產、腫瘤等。人感染後可引起腦脊髓炎、死產、幼兒的敗血症,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

(一)病原學

李氏杆菌屬中,隻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能引起動物和人的疾病。該菌是短小杆菌,寬0.5μm,長1.0~1.2μm,有動力,革蘭染色陽性,需氧,在大多數培養基上生長迅速。該菌不產生芽胞和莢膜,不耐酸,發酵糖類產酸不產氣,觸酶反應陽性。

(二)流行病學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廣泛,許多動物和人都能自然感染。實驗動物中以大鼠、小鼠、家兔、豚鼠易感。犬和貓偶爾也發生感染。豬、綿羊等感染後主要侵害中樞神經,引起腦膜炎。有時造成母畜流產。此菌在土壤和糞便中存活可選數月之久,可能經被汙染的飼料進入動物或人的消化道,並在此儲存。也可能通過皮膚創口和帶菌的鼻腔分泌物造成接觸傳染。還可經隱性感染的雌性動物傳給胎仔。

(三)臨床症狀

患該病的動物都有相似的臨床症狀,急性感染一般無先期預兆而突然死亡。亞急性感染動物死前出現不活動、虛弱、精神抑鬱等。病程延續數天者,出現呼吸困難、流涎、流淚、鼻腔有分泌物和周期性驚厥,有些動物發生腦膜炎的症狀。此外,齧齒動物和兔常見的症狀是中樞神經紊亂,表現為斜頸、運動失調、失去平衡和旋轉等。慢性者,最初發生感冒樣症狀,孕兔可發生流產,病程可延續數月。人感染後出現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及心內膜炎症狀。

(四)病理變化

最常見的病變是肝髒局灶性壞死,有時僅有少數點狀壞死,嚴重者整個肝髒密布壞死灶,心髒也可出現壞死灶。顯微鏡下見局部壞死,有單核細胞和中性白細胞浸潤。兔可有出血性壞死性子宮炎,有時可發生流產。子宮的損害是兔患李氏杆菌病的特殊病變。未孕和分娩後不久的兔則很少發生李氏杆菌病。猴患李氏杆菌病時主要發生內髒充血、心包腔積液。病理組織學變化包括肝細胞空泡化、膽管周圍有單核細胞浸潤、腎曲管上皮變性和壞死等。

(五)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和細菌的分離培養、鑒定進行確診。

(六)預防及控製

預防本病除保證飼料的衛生和消毒,還應注意消滅野鼠,控製飼養室動物的密度,減少接觸傳染的機會,發現患病動物及時隔離治療或淘汰。本病毒對消毒劑抵抗力低,一般常用消毒劑均可使細菌死亡。

(七)對實驗研究的幹擾

李氏杆菌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病,即可引起實驗動物的嚴重疾病,使實驗無法進行,又威脅實驗人員的健康。

四、偽結核病

偽結核病是由假結核耶爾森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種細菌性人獸共患病。偽結核耶爾森菌感染齧齒動物使其發生偽結核、敗血症和淋巴結局部感染。

(一)病原學

偽結核耶爾森菌是革蘭陰性菌,多呈球、卵圓形或杆狀。不產生芽胞和莢膜。周身具有鞭毛,能運動。需氧或兼性厭氧,能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發酵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乳糖,不液化明膠,枸櫞酸鹽利用試驗陰性。本菌對外界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死。

(二)流行病學

本病在齧齒動物和兔多發,主要經消化道感染動物,有時也可能通過皮膚創傷發病。帶菌動物的糞便、尿及其他分泌物汙染土壤、水源、飼料和用具等都可成為傳染源。該菌對寒冷有很強的抵抗力。能在水、生物材料和食品中存活較長的時間。疾病流行多發生於冬季,幼齡動物特別易感。寒冷、營養不良、缺乏陽光、腸道寄生蟲病等均能誘發偽結核病。

(三)臨床症狀

豚鼠和兔的偽結核病一般呈慢性,感染動物消瘦、腹瀉,細菌可進入血液,產生敗血症。猴患偽結核病,行動遲緩、毛無光澤、活動減少、食欲降低、憔悴、腹部隆起、腹瀉、體表淋巴結腫大。

(四)病理變化

動物感染偽結核病後,在肝、脾、肺等部有白色或黃色大小不等的幹酪樣壞死結節。猴除肝、肺有類似結節外,胃、大腸和小腸黏膜也有壞死灶。壞死灶可融合成潰瘍,其表麵覆蓋有纖維素及炎性細胞構成的偽膜。顯微鏡下,病變結節為肉芽腫,其中心為幹酪樣壞死區,外圍有淋巴結、巨噬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包圍。少數因敗血症死亡的動物,表現肝、脾、腎淤血腫脹,肺和氣管黏膜出血。

(五)診斷

根據典型的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實驗室檢查,即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和血清學檢查。

(六)預防和控製

加強飼料控製,嚴防患病動物糞便汙染飼料。食具、籠具應定期消毒,並大力開展滅野鼠、滅蠅工作,確診本病後動物全部淘汰,重新引種。

(七)對實驗研究的幹擾

感染動物通常進行性消瘦,免疫功能降低,一旦確診感染,須全部淘汰動物,從而使實驗中斷。

五、泰澤病

泰澤病(Tyzzer’s Disease)為毛發狀芽胞杆菌引起的多種動物感染的一種傳染病。其特征是肝髒多發性灶樣壞死和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一)病原學

泰澤菌為毛發狀芽胞杆菌,是一種革蘭陰性杆狀或多形性菌。菌體周身有鞭毛,能運動,可形成偏端芽胞。該病原體為細胞內寄生菌,在常規細菌培養基上不能生長,但在雞胚卵黃囊細胞內生長良好。

(二)流行病學

實驗動物大鼠、小鼠、長爪沙鼠、豚鼠、兔、貓、犬、猴等均可感染該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幼齡動物感染後較嚴重,而且死亡率較高,患病動物和帶菌動物均可成為傳染源,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病菌。

(三)臨床症狀

本病所致疾病有腸型和肝型2種。腸型臨床表現為嚴重腹瀉,初離乳動物易感染,常急性發病死亡。水樣便並含有黏液或血液。感染小鼠被毛粗亂、食欲減退、體重下降、肛門和尾部沾染稀糞便,故又稱之為“濕尾”病,死亡率很高。大齡小鼠雖然也發生下痢和消瘦,但病程較慢,死亡率低。有些成年小鼠為隱性帶菌者,無明顯臨床症狀。肝型患病動物一般無腹瀉症狀而突然死亡。

大鼠感染泰澤氏菌,一般無特殊症狀,僅有精神抑鬱,被毛卷曲等。兔患此病多為8~12周齡,表現為急性下痢、虛弱、消瘦,發病後24~36h死亡,死亡率高達90%。

(四)病理變化

本病主要的病變為出血性腸炎和肝髒有散在淡黃色或乳白色的灶狀壞死。尤以血管周圍多見。壞死灶及其周圍有很多中性白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在病變處黏膜上皮細胞內可見到病原體。

(五)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依賴於細菌學鑒定,在肝細胞內或腸黏膜上皮細胞內找到典型的細長或多形性革蘭陰性毛發狀芽胞杆菌即可確診。此外,還可用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熒光試驗進行檢查。

(六)預防和控製

加強衛生管理,保持環境的穩定,控製飼養密度將有助於提高動物的抗病力。防止本病暴發流行的重點是消滅病鼠和隱性帶菌者。

(七)對實驗研究的幹擾

動物患病後死亡率較高,從而幹擾實驗的正常進行。

第四節 其他病原體感染

一、支原體病

支原體(Mycoplasma)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生物,主要危害大鼠和小鼠。支原體種類很多,可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常見的支原體中,肺支原體、溶神經支原體和關節炎支原體更容易感染實驗動物。本病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為隱性感染,不易發覺,常使動物體質下降,影響實驗結果。

(一)病原學

支原體呈多種形態,如圓球形、星狀或棒狀。沒有細胞壁,細胞具有柔軟彈性或可塑性,可以通過細菌濾器。支原體典型菌落呈圓形,其邊緣與培養基分界明顯。不同種的支原體對葡萄糖、精氨酸或尿毒具有不同的代謝,據此,可鑒別支原體不同菌種。支原體的生長需要維生素及固醇類物質,營養要求高,生長速度慢。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患病動物和帶菌動物是主要傳染源。

2.傳播途徑病原體可經垂直傳播途徑傳染,也可經接觸、空氣等途徑傳染。

3.易感動物各年齡的大、小鼠均易感,幼齡鼠更易感。

(三)臨床症狀

支原體常定居於實驗動物的呼吸道和生殖道黏膜,致病力不強,感染常為隱性,症狀不明顯。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常引起動物的呼吸道感染。表現出異常的呼吸聲,鼻腔有分泌物及噴嚏聲,繼而引起支氣管肺炎。在患嚴重肺炎時,動物不活動、喘息、被毛粗亂、弓背、體重減輕。有時繼發中耳炎,患鼠頭斜於患側轉圈走,如將病鼠尾提起使之倒立,則身體迅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