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回到宿舍前,給自己和老劉頭買了早點。
沒想到,老劉頭也給自己買了早點。看似買重浪費了錢,但多出的早點卻讓兩人心頭湧起暖流。
老劉頭對周天是關愛的,而周天也是懂得感恩的。一老一少兩個男人都沒有說話,但分明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
老劉頭告訴周天,他還沒有辦食堂的就餐卡,以後三餐都跟著自己吃。
周天沒有客氣,有時候多餘的客氣反而會讓人生分。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周天也提前適應了準大學生活。張文秀老師特地為周天辦理了臨時借閱卡,這樣周天早晨忙完以後,就可以到圖書館選擇喜歡看的書籍。
以前,總以為董眼鏡家裏的藏書多,但周天來到學校圖書館後,才真正讓他感覺到什麼叫浩瀚的書海,真是大開眼界。
周天的童年沒有電視,隻能靠著董眼鏡的贈書和有限的報紙來了解這個世界。現在他真正感覺到自己的局限,開始瘋狂吸吮書中的顏如玉和黃金屋。
周天沒有匆忙去看專業書籍,因為他並不知道從何開始,開學後老師自然會引領自己。他最喜歡的是政治類和經濟類的圖書,帶著對世界並不豐富和成熟的認識,他從書裏不斷佐證和調整這自己的認識和觀念。
在一本經濟學論著裏,周天發現了財富的秘密,那就是交換。隻有通過交換,才能獲取到增值。交換中,買方獲得使用價值,而賣方獲得價值增值。
這個認識可能膚淺,但也幫助周天發現了商機。
這些天,周天發現生活垃圾中除了果皮紙屑外,有很多廢棄的報刊雜誌,還有一些瓶瓶罐罐。
老張告訴他,這些東西可以賣給附近的廢品收購站,也是一筆小錢。周天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麼工友們每倒一車垃圾前,總是要花費時間撿出一些東西。
在鄉下,由於貧窮,很多東西要用一輩子,就連稀有的廢舊報紙,也被大家裁成條塊,當作高級手紙。還真不知道這些東西還能夠換錢。
周天覺得,賣廢品就是無本的生意,隻賺不賠。可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
大家從垃圾中撿出的廢品非常有限,都是好幾天才能攢夠一批,賣給廢品回收站。這樣換來的錢自然少得可憐。
周天突然想到,既然廢品回收站能夠花錢回收廢品,為什麼自己不能呢?
用較低的價格從別人家裏收廢品,轉手賣給廢品回收站,雖然付出了一定成本,但成交量增加,最後獲得的利潤很有可能更多。
想到這個好主意,周天竟然一晚沒有睡好,但第二天一早,他還是精神抖擻的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第二天,周天打掃完衛生,主動提出幫大家送廢品。推著一車收集起來的“寶貝”,周天就興衝衝的來到廢品收購站。
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己的價格體係,必須準確摸出終端價格,這樣自己才好定價。
周天不是容易頭腦發熱的人,沒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會幹的。至於為什麼冷靜,還得益於初中時玩牌得到的啟發。
從廢品收購站周天打聽出來,從哪裏可以買到鉤子稱,這可是收廢品的必備利器。買完稱,看天色還早,周天就試著做起了買賣。
令他沒想到的是,由於他定的價格比其他收廢品的高一些,很多老人爭著賣給他,一上午就來回倒騰了三趟。即便年輕,周天也累得夠嗆。很多賣出廢品的人家,還和他約定,廢品都給他留著,過些日子再來。
周天看著比一早多出一倍的本錢,心想這還真是個賺錢的好辦法。但是看這勞動強度,光靠自己肯定不行,於是萌生了找合夥人的想法。
第一人選就是老張,不光因為老張老實本分,最重要的是聽老張說過,自家有輛破三輪車,但可比這垃圾車要省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