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淩亂的屋子,周天突然想起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
董眼鏡曾重點提過這句話。有“掃天下“的胸懷固然不錯,但是“掃天下“正是從“掃一屋“開始的,“掃天下“包含了“掃一屋“,而不“掃一屋“是斷然不能實現“掃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荀況《勸學篇》裏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掃天下“與“掃一屋“的哲學關係,說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道理。“莫以罪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罪“再小,也是一件禍害百姓的壞事;“善“再小,也隻有積善才能成德。
後來周天在電視上看到報道,東北有個發展特別好的村子,村支書提出的口號就一個字——幹。其實深層意義也是類似。
周天從小沒少幹活,絕對不是眼高手低的書呆子。
周天看屋裏的掃把和墩布都在,於是從上到下收拾起來。盡管開著窗戶,屋裏還是烏煙瘴氣。不過很快,周天就掃去了房頂角落的蛛網和牆壁上的雜物。
總之,步驟正確,加上年輕靈巧,不到一小時,宿舍裏就煥然一新。剛想去水房洗個澡,突然想起進來時,發現樓門口有一些紙屑和雜物,幹脆拿著掃把,將宿舍前廳全掃了一遍。
這時,老劉頭從外邊拿著幾張報紙進來,看到周天那麼勤快,都快成了個土人,就笑起來,讓周天趕快去洗一洗。
等周天收拾利索,換上幹淨衣服,老劉頭招呼他過去吃飯。原來剛才老劉頭的媳婦送來了飯菜。一進屋,周天就聞到撲鼻的香味。
菜不錯,老劉頭看了一眼桌子底下的酒瓶子,周天知道他想喝點,就說:“大娘做的菜真香,您不喝一口!”
“唉,喝酒誤事啊,我這不值班呢嘛!”老劉頭說著搖了搖頭。
“我看這樓裏就咱爺倆兒,反正下午我也沒事,您就喝點兒,完事睡一會,我幫您看著。”周天的話在老劉頭聽來,絕對是善解人意啊。
老劉頭叫周天來一小杯應個景,自己來了一大杯。
酒是好東西,最能促進感情。聊著聊著,老劉頭就把周天當成了真正的晚輩。
了解到周天家境貧困,早來報道就是想掙點錢,老劉頭真動起了腦筋。
“對了小子,本來這宿舍每天有人來掃地,可學校清掃隊這兩天有兩個歲數大的,已經讓學校辭退了,都忙著外麵的活了。你要是不嫌棄,我下午就去跟他們說說,每個月能掙二百,就是怕你放不下臉麵。”
頓時孟子名言縈繞在周天腦海。周天說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是光榮的事情啊!大丈夫誌在千裏,但不能眼高手低。不是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嗎?我已經從宿舍裏掃到校園,這也算成功突破啊!”
“好小子,懂得還挺多,還是有文化好。”老劉頭樂著和周天碰了一杯。
……
下午,老劉頭也沒睡午覺,吃完飯就出去了。看得出,酒量也很了得。
回來時,老劉頭樂嗬嗬的,看來一切順利。
“小子,明天早點起,五點準時上班。”
“劉大爺,太謝謝了,我出去給您買兩瓶酒!”
“臭小子,還挺會來事兒。不過還是等發工資再給我買吧!”看得出老劉頭非常高興。
由於是放假期間,大學裏的夜晚顯得格外靜謐。月光透過擦得透亮的窗戶,照在宿舍的床上和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