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個中,周鐵柱頭上有傷,所以沒有喝酒,隻有周天陪陳東喝酒。
也許,是陳東最近壓力很大,難得喝酒解壓,不知不覺就有些多。周天卻發現自己是海量,大半瓶酒下肚還沒有什麼反應。
反正陳東喝,他就陪著。陳嫂已經帶著陳玲去睡覺,屋裏隻剩下哥仨。
陳東也是苦命。
陳玲出生時母親難產,生下她後,母親就撒手人寰。後來父親勞累過度,也離開了人世。
陳東就擔起了家的重擔。哥倆兒相依為命,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村裏凡有紅白喜事,都讓他們過去解解饞。陳東很要強,每次都幫著劈柴、挑水、擇菜,在廚房忙乎。慢慢的明白了炒菜的套路。
幾年後,陳東就會掌勺,由於好琢磨,手藝也越來越好。於是七拚八湊,在鄉裏開了一家小餐館,還娶了媳婦。
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生意紅火就遭人嫉妒,鄉長的小舅子也開飯館,認為陳東影響自家生意,就找姐夫想辦法。
鄉長有心計,知道陳東人緣好,害怕明著欺壓陳東,會引起鄉親不滿,就使出計策。
鄉長明著說陳家菜館味道好,所有公款招待和消費都安排在那裏。可暗地裏,唆使鄉幹部都打白條,從來不提報銷付賬。
陳東是小本生意,經不起這麼折騰,菜館慢慢的就難以維持了。
有個村裏的後生從碧海市打工回來,直誇那裏山美、水美、人美,錢好掙。陳東聽了,心眼就活泛起來。
軟磨硬泡,把白條錢要回了一大半,就來到了碧海市創業。…
“都是苦命人啊,大哥我們敬你一杯!”周天舉起杯。
“感謝大哥給我一個家!”周鐵柱動情的舉起茶杯。
“你們兩個弟弟,隻要大哥有一口吃的,絕對不會讓你們餓著!”陳東豪情頓起,一揚脖子就喝了。
周天看大哥已經醉了,就提議以茶代酒。盡管喝得很快樂,但陳東知道,明天還要繼續操勞奔波。
是啊,不是說窮人不能有快樂。但快樂是有代價的,精神享受永遠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
第二天,周天照例起的很早,不忍打擾陳東和周鐵柱,獨自走出餐館,找地方跑步去了。
回來的時候,周天想買些早點回去,卻發現整條街上隻有幾輛小推車賣著小吃,都排著長長的隊。
晚上都生意紅火的那些大飯館,現在都關著門,估計得中午才開門營業。
周天把陳東當成了親人,自然而然就從他的角度考慮問題,這些現象帶出了一些想法。
顧不上買早點,陳東快步走回了陳東的四海飯莊。在門口正好碰到出來張望的陳東。
“二弟,一大早去哪兒了,你嫂子剛煮好麻辣小麵,趕快趁熱吃。”陳東招呼著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