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
斑馬是奇蹄目馬科斑馬屬四種獸類的通稱。因身上有起保護作用的斑紋而得名。斑馬為非洲特產。南非洲產山斑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較寬的黑條紋,雄體喉部有垂肉。非洲東部、中部和南部產普通斑馬,由腿至蹄具條紋或腿部無條紋。非洲南部奧蘭治和開普敦平原地區產擬斑馬,身長約2.7米,鳴聲似雁叫,僅頭部、肩部和頸背有條紋,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線。東非還產一種格式斑馬,體格最大,耳長(約20厘米)而寬,全身條紋窄而密,因而又名細紋斑馬。山斑馬喜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嶽地帶活動;普通斑馬棲於平原草原;細紋斑馬棲於炎熱、幹燥的半荒漠地區,偶見於野草焦枯的平原。性謹慎,通常結成小群遊蕩,常遭獅子捕食。
豬
豬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豬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豬的平均壽命為20年。由於豬的形態與動作很笨拙,所以人們用豬來形容笨拙的人,但是最近,有人對豬的生活習性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之後,證明豬是一種善良、溫順、聰明的動物。它既不像牛、馬那樣俯首貼耳,又不像山羊那樣蠻橫凶狠;既不像貓那樣忘恩負義,更不像狗那樣諂媚乞憐。在很多方麵,狗還不如豬聰明呢!豬經過訓練後,不但能像狗一樣掌握各種技巧動作,而且豬的受訓時間比狗要短。經過專門訓練的豬,有的會跳舞、打鼓、遊泳;有的會直立推小車;有些比較機靈的豬還可以當“豬犬”使用;有的甚至還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裏的地雷。豬也能像狗一樣擔任警衛工作。在美國有的農民用豬來保衛莊園的土地,還咬傷過誤入莊園的陌生人。還有一位農民為了防止牛在池塘邊飲水時被蛇咬傷,養了兩頭豬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豬不僅能防蛇,而且還喜歡吃蛇。科學家已用實驗證明,養豬防蛇是符合科學道理的,因為豬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進入血管。
駱駝
駱駝有兩種,包括有一個駝峰的單峰駱駝和兩個駝峰的雙峰駱駝。單峰駱駝比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運貨,也能馱人。雙峰駱駝四肢粗短,更適合在沙礫和雪地上行走。駱駝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特別耐饑耐渴。人們隻能騎著駱駝橫穿沙漠,所以駱駝有著“沙漠之舟”的美稱。駱駝的駝峰裏貯存著脂肪,這些脂肪在駱駝得不到食物的時候,能夠分解成駱駝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駱駝能夠連續四五天不進食,就是靠駝峰裏的脂肪。另外,駱駝的胃裏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那是駱駝貯存水的地方,這些“瓶子”裏的水使駱駝即使幾天不喝水,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長頸鹿
長頸鹿是非洲的一種特有動物,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最高的雄長頸鹿身高可達6米,因此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是世界上身體最高的珍奇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蘇丹、肯尼亞、坦桑尼亞和讚比亞等國。但是,長頸鹿的祖籍卻在亞洲。據古生物學家研究認為,長頸鹿起源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一些地方,從兩千多萬年至二三百萬年前,曾經生活著長頸鹿的祖先,不過頸和腿沒有現代那麼長。後來,由於地球生態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食物缺乏,脖子短點的長頸鹿因為夠不著高樹上的樹葉而相繼死去,脖子長點的則頑強地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