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種方法,我們得到了專家的聯係方式,比如說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QQ號碼等,接下來我們還要確定一種合適的聯係方式,以便於從專家那裏獲取有用的農業信息。過去我們普遍會采取通信聯係,因為通信有它的優勢,通過紙筆,圖示講解比較清楚,但缺點是中間等待時間較長,交流難以及時,而且信也有中途遺失的風險,所以現在采用通信聯係的人越來越少。不過,如果你跟老專家聯係,他們或許還保持通信聯係的老習慣,再或者是跟說不同方言的專家聯係,為了便於你們順暢交流,文字聯係可能會更適合一些。我們現在最常用的是電話聯係,電話交流比文字交流更為簡便,更為迅捷,特別是有些專家可能很忙,根本沒時間抽身坐下寫信,也或許他早已摒棄了筆墨通信,這時,電話聯係是最適合不過的了。還有互聯網時代的電子郵箱和QQ實時通信等聯係方式,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主要聯係方式,前者可以實現寫信、傳送文件、傳送聲像資料,後者可以實現即時聯係、留言,以及傳送文件、聲像資料等,功能十分強大。如果你自己家裏沒有條件開通寬帶,也不必為難,如果專家提出給你發電子郵件,願意傳送些對你十分有價值的資料,你可以到鄉鎮或村裏文化站上網注冊個電子郵箱,再或者到鎮上網吧請別人幫助你注冊個郵箱,以方便和專家聯係獲取有用的信息。
如何向農業專家谘詢
有了農業專家的聯係方式,並不表明隨便開口就能聯係成功。向專家谘詢,是有一定技巧的,專家並不認識你,他並沒有義務接受你的谘詢,當然,“三下鄉”、“12316”等政府主導的行為除外。要想成為有效的溝通者,從專家那裏獲得有用的信息,除了做好準備,“有備而來”外,還應具備下列溝通交流知識和技巧。
(1)自報家門,明確身份。不管是電話聯係或者是通信聯係,剛開始時,對方不可能知道你的身份,你主動和專家聯係,就應該自報家門,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是哪裏人,這樣做不僅有利於通話的順利進行,更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禮貌。同時,要明確對方是否就是你要找的農業專家。
(2)把握機會,大膽出擊。要知道,農業專家擁有那麼多專業知識,最終的目的還是指導實踐,因此,專家其實是願意指導和幫助我們的,因此,你一定要克服害羞的心理,大膽地和專家聯係,大大方方地麵對專家,讓對方感覺你是一個誠實、質樸、渴求知識的人,為你自己在專家頭腦中爭取一個好印象,也為你們保持長久的聯係做好鋪墊。
(3)長話短說,簡明扼要。現在一般的電話都以3分鍾作為一個計時單位,這是有它的依據的,這段時間既可以讓人從容地談完事情,又不至於讓雙方感到厭倦。所以使用電話時一定要“長話短說”,發問簡短扼要,明確具體,避免連珠炮問題,一次詢問太多的問題,往往導致別人在回答時記憶的混淆與遺漏。當然“長話短說”並不是說要匆匆忙忙,對於通話的內容一定要說清楚、聽清楚,專家談及的關鍵信息及主要內容最好能記錄下來,並向對方重複一遍,以核實準確無誤,否則可能會貽誤時機或弄錯問題,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尊敬對方,注重禮節。利用電話作為溝通的工具,有一項基本原則務必遵守,那就是要尊敬對方。特別是你向專家打電話,是請教別人的,更應該注重禮貌,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禮貌語言。除言辭之外,還應該注意口氣的禮貌,說話的聲調要溫和、熱情、愉快,不能高聲大喊。有些人結束電話時,常把電話“啪”的一聲扔回原處,這種做法對對方來說也是極不禮貌的,對此務必注意。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專家而言,擁有專業知識,目的就是為了服務實踐,因此他們也希望跟基層保持密切聯係。正像有位新農村熱線專家所言:“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種溝通渠道,自己多年所學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也讓我結識了很多農民朋友。”“雖然有的時候接聽電話確實不方便,但自己一個電話就幫助農民解決了難題,很有成就感。如果電話裏講不清楚,就會委托相應區縣的同事到現場看看。對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可以錄製成語音,也可彙編成書麵信息,對農民進行指導。”因此,農民朋友一定要克服羞怯心理,膽子大一點兒,行動快一點兒,可能成功就會早一點兒。
44想用好各方麵的農業信息,該怎麼做?
想利用好得到的農業信息不是一件易事,這一過程能充分考查我們的膽識、謀略、智慧,需要我們考慮周全、勇於開拓、膽大心細、行動敏捷……我們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說不定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但是,隻要保持堅韌、耐心與勤奮的態度,總有一天會成功的,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不經過風雨,怎麼能看到彩虹呢!
小故事利用農業信息,吃一塹才能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