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先發現了恐龍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裏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跋山涉水去尋找和采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人看病。夫人在家裏等著丈夫回來,心裏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在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的陡壁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麵自言自語,一麵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這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的化石。這些牙齒化石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牙齒化石。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獻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牙齒化石,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顆這麼大、這麼奇特的牙齒化石相比。
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到底是什麼動物的化石,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享有世界聲譽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化石,並且在所有他讀過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所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作出了一個判斷:牙齒化石是犀牛的,骨骼化石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結出的鑒定結論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研究。此後,隻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到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鬣蜥的親緣關係比起與其他種類的恐龍的親緣關係要遠得很多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種類名稱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為“禽龍”。
因此請記住: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的名字。同時,別忘了曼特爾這個名字以及他那位熱愛大自然的妻子。
誰記載了恐龍
曼特爾夫人發現恐龍化石的故事確實很浪漫,曼特爾先生能夠以一種嚴謹求實的態度來探索恐龍化石的歸屬問題,確實是邁出了人類科學地認識恐龍、研究恐龍的第一步。
但是在曆史上,人類在那之前就曾發現過恐龍的化石,隻不過由於當時知識水平有限,還不能對這些化石進行正確的認識。
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晉朝的時候,有人在四川省五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恐龍的遺骸,而是把它們當做是傳說中的龍所遺留下來的骨頭。
英國裏丁大學的一位名叫哈士爾特德的研究人員根據在一部曆史小說《米爾根先生的妻子》中發現的線索,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於最近宣布他終於發現了如下的事實:1677年,一個叫普洛特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關於牛津郡自然曆史的書。在這本書裏,普洛特描述了一個發現於卡羅維拉教區的一個采石場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為這塊化石畫了一張很好的插圖,並指出這個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馬或大象的,而是屬於一種比它們還大的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