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使並惡魔著:搞垮東南亞的金融大鱷索羅斯(2 / 3)

知識鏈接:傑姆·羅傑斯

傑姆·羅傑斯,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一個普通工程師家庭,是與索羅斯、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人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美國證券界最成功的實踐家之一。這位1942年出生、畢業於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投資大師五歲時就學會了賺錢,曾懷揣600美元獨闖華爾街,後與索羅斯共創量子基金,利潤率一度高達 3300%;他兩度環遊世界,進行環球投資考察,因此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更創造了在十多個國家進行股票交易的投資紀錄。

1980年,37歲的羅傑斯傑斯從量子基金退出,他傑出的理財術為他自己積累了數千萬美元的巨大財富。1980年後,羅傑斯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事業。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

1985年,日本被迫與美國、英國、法國、西德簽署了“廣場協議”,致使日元迅速升值。由於早就看空美元,索羅斯在“廣場協議”簽署前後又大量賣空美元,買進日元、馬克等即將升值的貨幣。而當國際遊資大量湧入美國股市的時候,索羅斯卻在大肆賣空美國股票,同時繼續買進日元和馬克。結果不到兩年之內,他的盈利就高達122%,在對日元和馬克的成功投資之後,索羅斯管理的資金規模日益增長,到1992年已經突破60億美元大關。

2.大戰英格蘭銀行

到20世紀90年代,雖然索羅斯已成為華爾街響當當的人物,但他為全世界所認識,還要歸功於這一時期發生的兩次大的金融危機,其中第一次就是著名的英格蘭銀行事件。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英鎊幾百年來都在世界金融市場上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20世紀末期,雖然由於經濟的衰退,英鎊在世界市場的地位開始下降,但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作為保障市場穩定的重要機構,仍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身為民間投資人的索羅斯竟公然發動了一場針對英鎊和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戰爭,並最終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

1992年2月17日,歐洲共同體12個國家的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在荷蘭的馬斯特裏赫特簽署了《馬斯特裏赫特條約》,這個條約至今仍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最重要的裏程碑。《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公民福利等多方麵內容,但關於歐洲貨幣聯盟的規定是其中的核心,也是爭議最大的部分。條約規定,歐共體(不久改稱歐洲聯盟)各國應當分三個階段完成統一貨幣的工作,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強化當時已經存在的“歐洲彙率機製”,實現資本的自由流通;第二個階段是建立“歐洲貨幣機構”,負責協調歐共體各國的貨幣政策;第三個階段是建立統一的歐洲貨幣(歐元),並把“歐洲貨幣機構”升格為“歐洲中央銀行”,為歐盟各國製訂統一的貨幣政策。如果以上計劃能夠順利完成,歐元將成為能夠與美元相提並論的超級貨幣,歐盟十二國的資本市場將實現無縫接軌,資本流通的成本將大大降低,這非常有利於歐洲金融業的發展。但是,《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目標的實現卻存在許多困難。

麵對這一重大事件,索羅斯經過冷靜分析,認定剛剛統一的德國(東歐劇變,東德和西德剛剛合並)將無暇幫助其他歐洲國家渡過經濟難關,而這將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貨幣帶來深遠的影響。果然,條約簽訂不到一年,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時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雖然首相約翰·梅傑多次強調要維持英鎊,保持其在歐洲貨幣體係的地位,但索羅斯認為這不過是虛張聲勢。

1992年9月,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彙經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斥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價值。在這場較量中,索羅斯是中堅力量,僅他一人就動用了100億美元。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狂跌,雖有消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彙率體係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彙率體係的邊緣。到16日,英國政府徹底失敗,退出了歐洲彙率體係。盡管在這場捍衛英鎊的行動中,英國政府甚至動用了價值269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但還是以失敗而告終。當時,英國金融界把這一天稱為“黑色星期三”。隨後,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紛紛宣布退出歐洲彙率體係,意大利裏拉和西班牙比塞塔開始大幅度貶值。通過這場對英鎊的貨幣戰爭,索羅斯狂賺1億美元,被著名的《經濟學家》雜誌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而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67.5%,他個人也因淨賺6.5億美元而成為華爾街收入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