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珍稀哺乳動物(2)(3 / 3)

野駱駝長期在這樣艱難的環境裏生活,已經獲得了特殊的生理和形態構造,以適應這種惡劣的環境。

野駱駝體高,頸長,背部有兩個明顯的駝峰,四肢細長,足大如盤,尾巴較短,渾身披著淡棕黃色體毛。駱駝的體毛是長毛覆蓋短毛,有很好的防寒、隔熱的絕緣效果。眼睛為雙重眼瞼,兩側眼瞼可單獨啟閉,能夠在風沙中識途辨向。鼻孔斜生,有擋風瓣膜,能自如開閉。耳殼圓小,內有密生耳毛,也可阻擋風沙。

野駱駝四個蹄下有肥厚寬闊的海綿樣肉墊,既能在流沙上行走不會下陷,又不怕熱沙燙,夏季可耐70℃~80℃的高溫,冬季可抗-20℃~-30℃嚴寒。它的胸部、前膝肘端和後膝的皮膚增厚,形成耐磨、隔熱、保暖的角質墊,適應在沙礫溫差懸殊的地麵上臥息。

野駱駝的牙齒、舌頭,尤其是它厚似橡皮的嘴,適於吃生長在沙漠中有刺和幹粗的植物,而且能從幹硬的粗料中吸收微量的水。被消化的食物大部分變成脂肪貯存在駝峰裏,以供缺食時維持生命。

野駱駝是家駱駝的祖先,兩者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但也有區別。最突出的區別是,野駱駝的駝峰下圓上尖,呈圓錐狀,而且堅實硬挺,從不側倒;而家駱駝的駝峰又高又大,裏麵充滿脂肪,當營養缺乏時倒向一側。此外,野駱駝體形瘦而高,四肢細長,體毛較短,且是單一的淡棕黃色;而家駱駝體形較胖,四肢短粗,體毛鬆而長,是多種色型。

目前我國野駱駝總數可能還沒有1000隻。為了保護這一極其珍稀的動物,1983年6月,建立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該地區的野生駱駝。

駱駝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現在野駱駝雖然受到保護,而家駱駝仍可充分利用。駝毛又輕又暖,是高級紡織原料。駱駝的肉、奶和油是牧民的主要食品。駝皮能製革和縫製蒙古包。駝峰、駝骨、駝鼻等都是補品。

色彩斑斕的華南虎

老虎體態矯健,勇猛威武,被譽為百獸之王。據考證,老虎“原籍”亞洲東北部,後來家族興旺,稱雄亞洲,從黑海之濱到朝鮮半島,從西伯利亞到蘇門答臘,棲息有8個虎亞種。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老虎數量急劇減少,到70年代,已不滿5000隻,其中裏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3個亞種已經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華南虎、孟加拉虎、東北虎和東南亞虎4種虎的國家。其中,華南虎更為我國特有。

華南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因而國際上有時稱為“中國虎”或“廈門虎”。這個亞種雖然名叫“華南虎”,其實它原來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虎亞種。它的分布區域包括華東、華中、西南的廣大地區,以及陝西南部、甘肅東部、山西南部的個別地區。華南虎個體較小,已發現的最大個體約重200千克。

20世紀初期華南虎數量還相當多,南方各省的山林中都發現過它的蹤跡。可是,由於當時農副業發展的需要,各地都舉行了大規模的“除害”運動,每經一次“討伐”就有數十上百的華南虎被捕殺。當進入20世紀70年代,有關部門把華南虎從“害獸”轉為禁獵保護獸時,為時已晚。大自然裏一隻野生虎的活動範圍超過10平方公裏,虎喜歡孤獨生活,雌雄老虎相會結親的機會少,不容易繁殖,加上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每年要取食相當於70隻鹿和30隻野牛的動物。也就是說,它在生息地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況且,由於虎骨、虎皮價格倍增,偷獵還是不時發生。現殘存的近50隻華南虎分散在各地,很難繁衍下去,而且還不時受到捕殺的威脅。

可喜的是,我國在華南虎的飼養、繁殖上很有成效。到1987年,重慶動物園繁殖華南虎7胎,成活虎仔19隻。此外,在上海、北京、哈爾濱、廣州等動物園都有華南虎繁殖的記錄。重慶動物園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華南虎種群,華南虎的複興,就寄希望於這個種群了。

華南虎的分布區域,正是整個世界虎的分布中心地帶,如不及時采取妥善的保護措施,使華南虎能夠繁衍下去,隻能讓又一個虎的亞種在我們眼前絕滅。

我國特有珍獸——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