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飛向宇宙的先行者(2)(3 / 3)

有進就有出。“在太空中上廁所很難用力。”毛利衛說,更慘的是由於沒有空氣對流,臭氣無法散開,“我曾放了個屁,差點把自己熏暈了。”

“地球是藍色美麗的星球。”毛利衛在太空中用高清攝像機拍下了沙漠、海洋、雲朵、雪山……“從太空看地球,會看到大氣層如同一個蘋果的表皮一般稀薄,能看到的生物大概是珊瑚礁,隻有夜晚的燈光,才能讓人想起還有60億人存在。在太空中看地球,還可以看到許多在地麵上意識不到的事情——森林漸漸被砍伐消失。與地圖不同的是,你在太空中不會看到國界,會意識到水、空氣,都是所有人類共有的,而且非常稀少,非常珍貴。”

“太空是十分危險的地方。想上太空,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花了7年,才登上太空,而那正是最應與家人共度的時光。然而,登上太空對我是如此重要,為此不得不犧牲了與家人們分享幸福的許多時間,接受各種訓練、考試、麵試,克服各種困難。”毛利衛說,“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朋友的能力也很重要,太空船空間狹小,你得學會如何與他人愉快相處。”

航天服

航天服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其中結構最複雜的服裝由14層組成:最裏層是液冷通風服的襯裏;襯裏外是液冷通風服,這種服裝是由尼龍彈性纖維和穿在上麵的許多輸送冷卻液的塑料細管製成;液冷通風服外是兩層加壓氣密層,然後是限製層,用來限製加壓氣密層向外膨脹;限製層的外麵是防熱防微隕塵服,由8層組成,起防熱和防微隕塵作用;最外一層是外套。航天服雖然結構複雜,但穿起來並不困難,一般15分鍾左右即可穿戴完畢。

由於航天服是一種特製的衣服,通常由通風層、氣密層、保暖層等多層組成,是一個小的密封係統,具有防護作用和出艙兩個功能。整套衣服重約120千克,價值高達上千萬,再加上設計費用,總計能達到億元。

法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克洛迪·艾涅爾

2001年10月31日淩晨4時59分,法國女宇航員克洛迪·艾涅爾與同一小組的2法國首位女宇航員——克洛迪·艾涅爾名俄籍夥伴結束了在國際空間站的10天任務,順利返回地球。單從技術上說,這次太空之旅與以往相比並無特殊之處,但對艾涅爾來說,卻意義非凡,因為她創造了曆史,成為法國乃至歐洲首位登上國際空間站的女性。

歐洲太空署目前共有16名宇航員,艾涅爾是唯一一名女宇航員。

艾涅爾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宇航員,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神經學專家,她1957年5月13日生於法國勒克勒佐,酷愛現代藝術,如繪畫、雕塑,喜歡閱讀和各類運動。

1985年,法國宇航局挑選宇航員,雖然當時整個歐洲都沒有一名女宇航員,但她還是懷著好奇心前去報名,並幸運入選,從此與航天結下不解之緣。從1990年到1992年,艾涅爾一直在法國宇航局生命科學部工作,這段時間,法國和前蘇聯的“和平”號上的生命科學實驗也由她具體負責。

1992年10月,她被指定為法國宇航員皮埃爾飛往“和平”號的“備份”人選。但皮埃爾於1993年7月1日順利進入太空,艾涅爾登上“和平”號的夢想沒有實現。正是在這個時候,皮埃爾走進了她的視線,她開始注意起這個以太空為家的神秘男人。1996年,艾涅爾和皮埃爾都登上了“和平”號,並在上麵生活了2周,艾涅爾因此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法國女性。她和皮埃爾的愛情也一發不可收,由宇航戀人變成了恩愛夫妻,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基地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

此後,艾涅爾還參加了多次與太空有關的實驗,博得俄方的廣泛好評。1997年,她被任命為法俄航天公司“Starsem”的法方代表。第二年5月,她再度成為皮埃爾進入太空的“備份”人選。艾涅爾再度參加了艱苦的訓練,獲得俄“聯盟”號係列宇航飛船和“和平”號空間站宇航工程師資格,為以後進入太空掃清一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