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就利用“禮炮”號空間站對從北緯516度到南緯516度所有的國家、地區進行地毯式的照相偵察,這當然也包括了我國全部的領空和領海,而且每隔兩天就可以重複一次,從而進行對比分析,探測別國的軍事動態。前蘇聯利用該空間站進行了反彈道導彈觀測試驗、指揮控製陸軍釋放煙霧訓練,進行天基激光瞄準跟蹤試驗等大量軍事行動。而美國的航天飛機則是潛在的最有效的衛星、導彈防衛和進攻兩棲武器,宇航員可以利用航天飛機在軌道上自由地檢修、回收自己的衛星及其他航天器,也可以攔截、搜查、破壞、偷竊敵方的衛星,這種製天權對敵方的威脅遠遠高於製空權。

而且這種活動還沒有被認為是非法的行為,因為一個國家的領空還沒有劃到太空的範圍。如果是飛機飛到其他國家的上空進行偵察,那就是侵犯主權,肯定遭到抗議甚至有被擊落的危險。而航天器還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它的安全性好,不易受到攻擊,這在戰爭時期尤其有用。

通過以上我們所列舉的事實說明,在進行空間活動中,有人的飛行,尤其是長時間的飛行是非常必要的,是無人的航天器所替代不了的。因此,發展長壽命的有人的空間飛行器是完全必要的,而且並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為了發展而發展。人類並不滿足能夠把人送上天這一成就。

登天“夢”想的實現

人類第一個宇航員——加加林

“聯盟”號飛船我們知道,多少年來,人們在形容做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或者事情時經常說:“這比登天還難!”這足以說明人們一直認為登天是何等之難!事實上在技術不發達的過去,登天確實是無法實現的,頂多隻是夢想而已。然而後來,在人造衛星上天以後,人們打開了上天的希望之路。

就在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後的第四年,即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就成功地發射了“東方1”號載人飛船,第一次真的把宇航員加加林送入了太空。盡管加加林在天上隻圍繞地球轉了一圈就返回了地麵,但就是這麼一圈,揭開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新紀元,同時也說明了人能夠進入太空,並且可以在太空生存,人類千百年的夢想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實現了,這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大進步。

自那以後,前蘇聯又不斷地研製發射了新的載人飛船,如繼“東方1”號以後的“上升”號以及“聯盟”號,先後把多名宇航員送入了太空。與此同時,美國也不但用“水星”、“雙子星座”飛船把人送上天,而且還曾6次利用“阿波羅”飛船把人送到月球上,寫下了人類曆史上不朽的篇章。

我國“神舟1”號無人試驗飛船

我國在1999年11月20日把無人試驗飛船送上了太空,運行近一天的時間準確、安全地返回地麵。這一切說明了人能夠上天,而且以現在的觀點看,人上天不再是不可思議的難事了。

截止到2003年2月,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和美國共進行了200多次的載人航天發射,共把727名宇航員送入了太空。其中俄羅斯發射85次,被送上天的宇航員有190名;美國發射181次,被送上天的宇航員有537名。而在這些載人航天飛行和試驗中有22名宇航員為了航天事業而殉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正是在這些不屈不撓的奮鬥中,我們進軍太空的步伐在不斷地加大,我們的美好夢想在一個個地實現著。

永不止步的太空探索

盡管事實表明,我們現在能夠把人送上天,但是人類並不滿足這一已取得的成就,上天並不是人類最終的目的,而是在千百年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對太空的認識逐漸進步、深化。

正是由於這種深化,我們人類在對太空加深認識的同時進一步地發現,宇宙空間的種種現象的發生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而且進一步地發現,宇宙空間的各種現象對我們生存的地球的影響也比我們想象得要大得多。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對於神秘的宇宙空間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不光是出於好奇,而且是通過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的實踐,逐漸認識到了地球上的許多現象,如天氣的變化、四季的產生、風雨雷電的形成以及自然災害的出現,雖然發生在地球上,但是它的根源在天上。因此,人類一直想弄清楚,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給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及生活帶來這麼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