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探測神秘太空(1)(3 / 3)

盡管如此,“東方1”號宇宙飛船仍然受到大氣阻力摩擦,使金屬外殼被加熱升溫變成紅色。“東方1”號宇宙飛船像個大火球一樣,急速地向地麵衝下來。

另一枚火箭點燃了,“東方1”號宇宙飛船繼續放慢速度,在離地麵7千米的高度時,先後打開了兩個降落傘,靠強大的空氣阻力拖住宇宙飛船,幫助它把速度迅速降低到每小時35千米,幾乎像人騎自行車一樣。最後,“東方1”號宇宙飛船懸在幾個張開的大降落傘下麵,徐徐下降,輕輕地落在莫斯科東南805千米的薩拉托夫——一個偏僻鄉村的田野。

加加林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是人類進行的第一次太空旅行,他經受了人類曆史上一次重要考驗,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從而證明了人體機能完全能承受火箭起飛時的超重負載,也能適應太空飛行中的失重環境,為人類進入太空征服宇宙開創了先例。

加加林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太空旅行的成功,使全世界都為之震動和高興。每個國家都佩服前蘇聯科學家的智慧和加加林的勇敢。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及時報道了這一消息,並刊登加加林的照片。

對月球的探測和利用設想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除了地球人類至今唯一留有足跡的星球。人類對月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那時候就有了關於月食的記錄和預測。經過古代、近代和現代科學家長期的研究,尤其是20世紀末的40年裏,人類多次的登月活動,對月球土壤的取樣和分析,以及用航天器對月球的逼近探測等等,結果證明,月球已經具備被人類開發利用的基本條件。

首先,月球上有豐富的物質資源。月球上有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和60多種礦物,其中還有6種礦物是地球沒有的。在月球的土壤中,氧的含量為40%,矽的含量為20%,還有豐富的鈣、鋁、鐵等。

對月球岩石的樣品進行分析,發現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富含鐵或鈦的月海玄武岩。暗色的月海玄武岩主要由單斜輝石、基性斜長石和鈦鐵礦組成,有時含橄欖石和磷灰石,或微星硫鐵和金屬鐵等物相。登月已取回的岩石中共發現20多種玄武岩的類型。根據氧化鈦的含量可將月海玄武岩分為高鈦、低鈦和極低鈦。這些玄武岩特點是富鈦富鐵,無含水礦物,氧逸度低,無三價鐵出現,具有多樣的細粒至粗粒結構。第二種是斜長岩,富含鉀、稀土和磷的岩類等。斜長岩由95%的斜長石及少量低鈣輝石組成,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種是由大小為01~1毫米的岩屑顆粒組成的角礫岩,是撞擊作用的產物。角礫岩可分為破碎狀斜長岩、部分熔融的角礫岩、複礦碎屑角礫岩和深變質的噴出岩。

用光譜分析鑒別出月岩中含有地殼裏的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其中有6種礦物是地球上所沒有的。難熔元素約占月球質量的65%,富鐵及難熔元素的殘餘液體凝結絹成250千米厚的月球外殼。在月球土壤中,氧占40%,它是推進劑和受控生態環境生命保障係統的供氧源;矽占20%,導是製作太陽電池陣的原材料。其他元素的比例是,鉛6%~8%、鎂3%~7%、鐵5%~113%、鈣8%~103%、鈦5%~6%,鈉、鉀、錳含量占千分之幾,鋯、鋇、鈧、铌含量為萬分之幾。科學家們把月球土壤樣品加熱到2000攝氏度,發現有惰性氣體從月壤中逸出,其中有氦、氬、氖、氙等放射性粒子。月球上還富含地球上少有的能源氦—3,它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從月球岩石標本上還發現有一層很薄的無鏽鐵薄膜。起初科學家們推測,假如讓這種鐵處在地球條件下,定會立即氧化鏽蝕,然而,經過試驗的結果,這種鐵不會被氧化,是通常所說的“純鐵”。純鐵對人類非常有用。據估計,在發達國家裏,每年因金屬腐蝕損失大約占國民經濟收入的1/10。如果能在月球上生產純鐵,運回地球上使用,不僅填補了一項空白,而且會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無疑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開采月球的天然礦藏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在月球基地上將材料加工成最終產品,供空間和地麵使用,預計是一項高效益的產業,其前景非常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