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塵埃
宇宙塵埃指的是飄浮於宇宙間的岩石顆粒與金屬顆粒。宇宙塵埃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呈黑色或褐黑色,外表光亮耀眼,像一顆顆發亮的小鋼球;第二種是暗褐色或稍帶灰白色的球狀、橢球狀、圓角狀的小顆粒,主要成分為氧、矽、鎂、鈣、鋁等;第三種是一些無色或淡綠色的玻璃球,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還含有少量的二價氧化物。
河外星係
如果把太空比喻為無邊無際的海洋的話,那麼銀河係隻是大海中的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島。在太空中,像銀河係這樣的恒星係統還有許多許多,它們都是銀河係的兄弟姐妹,處於銀河係範圍之外,天文學上稱為“河外星係”。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河外星係河外星係和銀河係都是由無數顆恒星組成。河外星係的形態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有的像江河裏的漩渦,有的像棍棒,有的呈橢圓狀和透鏡狀,也有些是不規則的。河外星係的體積和質量參差不齊,其中有的比銀河係還要大得多。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橢圓星係,外形呈正圓形或橢圓形,中心亮,邊緣漸暗。另一類是漩渦星係,一般都有一個橢球狀的比較明亮的中央核,從核中伸出兩條或多條如蚊香般盤旋著的臂,稱為旋臂。一部分漩渦星係的核心宛如一個棒狀物,也稱棒旋星係。第三類稱為不規則星係,沒有明顯的核心和旋臂,外形很不規則,看不出旋轉的對稱性結構。
星係的大小、質量、亮度相差很大。大的巨橢圓星係的質量可以是銀河係的幾倍甚至幾百倍,而小的矮橢圓星係則可能隻有銀河係質量的幾千分之一,隻相當於銀河係中的一個球狀星團,相對來說,漩渦星係之間的差異不是很大,僅僅相差百倍左右,而我們的銀河係則可算是其中的“大個子”了。
人類對河外星係的認識,經曆了漫長的過程,直到20世紀初才獲得了肯定的結論。現在,人們已經把太空的“地平線”推到了100多億光年遠的地方,觀測到的河外星係已在10億個以上,每個星係裏有數以千億計的星星。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河外星係叫大麥哲倫星雲,它距離地球約16萬光年,直徑達5萬光年,我們用肉眼都能看到它。而那些遙遠的河外星係,即使用大型天文望遠鏡,也隻能看到一個極暗淡的星斑。
美麗的漩渦星係
漩渦星係是已經觀測到的數量最多、外形最美麗的一種星係。它的形狀很像江河中的漩渦,因而得名。
漩渦星係側麵看上去很像一塊鐵餅,中間凸起,四周扁平。從凸起的部分螺旋式地伸展出若幹條狹長而明亮的光帶——漩臂,這裏是氣體聚集的場所,也是孕育恒星的搖籃。漩渦星係斜對著我們時,觀察到的就是一個橢圓形。
漩渦星係
在漩渦星係中,絕大多數恒星都集中在扁平的圓盤內,而在漩臂上集中了大量的星際物質、氣體和疏散星團。
漩臂的形狀像樹木的年輪一樣,從中可以看出星係的年齡。漩臂越是明顯鬆散,星係的年齡就越小。這類星係的漩臂中氣體充足,不久的將來會有大批新的恒星在這裏產生。而在漩渦不明顯的星係中,大部分氣體已轉化為恒星,恒星的年齡都較大。銀河係、仙女座星係等,都是發展很完整的漩渦星係,它們正處於生命力旺盛的中年時期。
長壽的橢圓星係
橢圓星係因它的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而得名。它是太空中的“老人國”。科學觀測表明,橢圓星係中沒有什麼氣體,也找不到年輕的恒星。因為橢圓星係中的所有恒星是在過去遙遠的年代裏同時誕生的,這使得星係中的氣體被一下子消耗殆盡,所以在後來漫長的歲月裏,這個星係再也不能造出新的恒星。老的恒星個個都成為老壽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