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連環信的E-mail版
時代在發展,傳統的以普通郵件為主要傳播手段的“金鎖鏈”之類的連環信也很快在國際互聯網上出現了它們的翻版。
還是那些想發財又沒什麼真本領的家夥,繼續編造一些像什麼“隻要你向信內所附的5個地址每人寄上X元,你就會在X天內收到XXX元”之類的謊言,還想著以此來謀取不義之財。當然和以前一樣,他們也不忘在E-mail中加一點時代花絮來迷惑他人,什麼“我是一個中年下崗女工,自從加入了這個連環信後,現在每月都能收到XXX元,高興之餘,要與大家分享”之類。
因為用E-mail發連環信又方便又省錢,垃圾信製造者真是樂此不疲,他們實在也太小瞧了廣大用戶的智力了。
垃圾郵件(spam)的危害
垃圾郵件的泛濫,占用了用戶本來就不大的信箱空間,使得真正有用的E-mail,要麼因為信箱已滿而進不來,要麼淹沒在一大堆Spam中。為了處理這些Spam還得讓用戶搭上不少寶貴的上網時間,總之空耗大家的時間、精力和錢財。
垃圾信製造者一次就給成千上萬的用戶發信,使得信件經過的服務器需要長時間去處理這些垃圾,還占用了大量的帶寬,嚴重影響了其他用戶對網絡的正常使用。Spam已成為網絡社會的一大公害。
更重要的是,垃圾郵件往往散布一些不確切的、誇大其詞的消息,幹一些騙人錢財的勾當,有的已經觸犯了法律,它們對現實社會的危害也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而逐漸顯現出來。
那麼,大量的E-mail地址是怎麼落入Spammer手中的呢?
(1)各類信箱自動收集機
對於一個開放的、四通八達的網絡來說,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還記得Altavista引以自豪的網頁自動搜索機器人嗎?有人根據相同的原理,編了一些軟件,沒日沒夜地在網上爬,收集每個頁麵上的信箱地址,有許多黃頁公司數據庫裏的大量E-mail地址就是這樣獲得的(當然他們不一定是垃圾信製造者)。其他還有許多專門針對新聞組、BBS等的專項信箱收集機。此類軟件在網上大大小小的Spammer站點上到處可以免費下載。更有一些商業站點的網管,在他們的郵件服務器上放置“信頭掃描機”,通過掃描出入該服務器的所有E-mail的信頭,收集信箱地址。
(2)人工收集
更多的是一些“技術落後”的個人垃圾信製造者,主要靠人工收集,靠登錄到他人服務器,獲取用戶列表等方法來收集信箱。此類垃圾信製造者雖然取得的信箱數量不像自動軟件那麼多,但是因為他們靠人工分析,所獲得的大多是一些真實地址,危害更大。
(3)垃圾信製造者之間的交易
垃圾信製造者有時也許諾出錢(現在的行情是一個地址幾分到幾毛不等),或者以信箱換信箱的方式交換他們收集來的地址,也有一些貪財的人,將他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地址出賣給垃圾信製造者。(不知道這些人最後有沒有收到錢?!我相信此類廣告本身就是垃圾信製造者設下的騙取E-mail地址的陷阱。)留意現在的BBS和留言板,時常可以看到這些令人作嘔的廣告。
(4)郵件列表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常用的郵件列表服務器軟件,像Listserv、Majordomo,如果網管忘了關掉和限製一些“危險”的功能(要知道,郵件列表本來就是設計成可以通過某個地址向全部訂戶發信的嘛!),很容易被垃圾信製造者利用。1998年聖誕節時,南方某家網絡公司的郵件列表散發地址不知怎麼被人利用,變成了誰都可以通過這個地址,向該公司數據庫裏的所有E-mail地址發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