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習俗(2 / 2)

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比如初一吃飯一定要吃魚吃肉,大魚大肉,寓意是年年有餘,年年有肉!比如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內掃往柴房寓意進財不出財。比如大年初一吃飯前都要好菜好飯燒香燒紙點蠟燭敬祖宗祈願保佑,和敬灶神,財神,門神等等神邸祈願今年生活安寧,不要發生火災等倒黴事情,祈願財源滾滾,祈願開門大吉等等,比如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著,但有的地方講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這句俗語講的是大年初一兒子要攜妻帶子給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給嶽父嶽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江南省人特別重禮節,常以情義待人,這幾天,街坊鄰裏們都紛紛走出家門,互祝“給你拜個年!祝新年大吉大利,財源滾滾,心想事成之類的話”。有的地方還有習俗大年初五這天不拜年,人們管初五拜年叫“拜五終”,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娘家人這一年經濟都不會興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或作為客人到別人家拜年,都是不會令人高興的一件事。還有一個諱忌的是拜年時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如果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老輩人認為給死人祭拜就是在床頭拜,這一點視為大忌。初六取六六大順之意,很多商家也會選在這天開門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會選擇這一天離家外出工作,民間諺語:“三六九,往外走”,所以這幾天民航,鐵路、公路等交通係統人流量會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江南省人講究“七不客,八不歸”’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這一天,“八”取“發”之意,工廠上班,商家營業,一切活動都恢複正常。以後,熟人見麵,互道“給你拜個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有俗語說:“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多是用篾紮紙糊的各式燈籠,有的掛於門頂屋簷,有的就是手拿著去遊街了。這一天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團。一到晚上便熱鬧非凡,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手持燈籠上街去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還有猜燈謎等等,通常是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鄉下的舞龍的隊伍是最多的了,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大家多會賜上一個紅包。而且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江南省人拜年、看龍燈、放鞭炮之外,還有唱花鼓戲,正月十五還有吃湯圓過元宵,當然這一點全國各地全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