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直播最後秦霜告訴觀眾們這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次直播,下次直播最早也要等到來年的正月初八,初九了,秦霜一家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江南省人,過年是很忙的,要給很多人拜年,走很多親戚鄰居,甚至還有過年的一些活動等等。沒時間也沒心思在夜裏給大家開直播,並且這時候大家也都在過年在逗漁上直播也沒太多人看。最後,秦霜給大家拜了個早年就關掉了直播!
不同地方的除夕和過年都有不同的習俗,當然有些習俗也大體相同。農曆一年最後的一天是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戶戶剪彩紙,貼春聯,全家團圓聚飲,菜肴有餘有剩,叫吃團年飯。吃飯的時間是不定的,從淩晨十二點到晚上八點之前都可以,這段時間會聽到各處都有鞭炮聲,說到這裏要講講鞭炮了,過年放鞭炮是一個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舊時放鞭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驅鬼迎神、祈禱五穀豐登:二是為了增加節日歡樂的氣氛。現在更多的是增加節日氣氛了。不過現在很多城市禁鞭,無形中削弱了過年的氣氛,不過江南省好多地方過年就沒有禁過鞭。眾所周知,瀏楊鞭炮是江南省的特產之一,全國馳名,享譽海內外。新華國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瀏楊鞭炮。有了這一層原因,江南省人過年時都是滿城響聲震耳,硝煙彌漫。放鞭炮也有許多講究,鞭炮在不同的時間燃放,就有著不同的含義。除夕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團年飯時放,意思是告訴人們吃團年飯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鍾聲敲響是放,意為辭舊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開門時放,表示迎來一個嶄新的美好的年頭。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時間隨各家定,但有一點是鞭炮燃放時不能中斷,如有中斷,來年可能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是每一個人不願意看到的。
江南省人過除夕夜時吃團年飯一定會吃雞、肉、魚、豬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擇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麵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這是象征著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豬肘子嘛,稱“團年肘子”。有的家裏的餐桌會出現雞爪子,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進寶,蔬菜類必會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裏和和氣氣,事業欣欣向榮。一般吃年飯的時候是越久越好,具體的意義就是寓意過年長長久久,比喻人民對長壽的祈願。除夕夜禁忌也很多,老人總是會叮囑小孩子,不要亂說話,比如說:“死”呀,“爛”呀,“壞了”之類的不吉利的話,萬一說漏了嘴,大人馬上就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說“打發打發”;若酒杯倒了,就說“酒潑紅地”。避免因此而帶來不吉利的事情。在初一也有這些禁忌的。吃完團年飯,一家人就會下下棋、打打牌、或者看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等。一般人們有精力的就會通宵不睡號稱守歲,守歲的意義就是為了半夜放鞭炮,來驅鬼迎神、祈禱五穀豐登的意思,不過現在人民大多不流行守歲了,畢竟通宵不睡很傷神的!並且現代人也越來越科學,不堅信什麼驅鬼迎神的寓意了。
接下來就到了初一,大年初一人民往往起的很早,大多是四五點左右開始就起來了,要趕早的做早飯吃早飯和開門時的放鞭炮,一般是大年初一吃早飯是必須早上八點鍾之前,江南省人過年吃飯常常會喝自己家釀造的米酒,也叫甜酒,極其的好喝,甜甜的,有點酒香,喝多了對於酒量不好的人來說還真的會醉。大年初一江南省人還常常有吃“年糕”和“芝麻茶”的習俗:年糕是家家戶戶自己打出來的,有成磚塊的,還有成圓餅型的,要吃的時候放進油鍋裏,兩麵煎黃,再放紅糖加水一起煮開,口感非常軟糯,也很甜;而芝麻茶便是拿芝麻飲品衝水喝,年糕,諧音“年高”寓意新的一年長高,高升等等,而芝麻茶的芝麻也有“節節高”的寓意,都是好彩頭,並且甜美的口感也象征著新的一年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