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著名的國家公園(4)(1 / 2)

大特頓國家公園是美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公園內海拔3048米以上的山峰有20餘座,是登山者的樂園,還專門設有爬山學校。中西部的德順山脈像矗立在海中的嵯峨島嶼,從遠處看,隻見幾抹白雲,走近時,峰巒逼人,萬壑千山從傑克遜坳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高峻挺拔,巍峨雄秀。其最高峰大特頓峰海拔4198米。在開滿小紅花的碧綠草原上,是一片鬱鬱蒼蒼的林群,其上聳立著山色變幻的高峰,大特頓國家公園的春天從灰到藍,由藍到紫,有時幾乎與襯托的白雲渾然一體。公園東部有一係列冰川形成的湖泊,傑克森湖最大。這裏有幾條公路貫穿南北,一路上可觀賞到冰川偎依著峽穀,湖泊倒映著藍天,飛瀑傾瀉,溪水長流的景色。

大特頓山脈是個長約60千米,寬約20千米的小山脈,在這小山脈中也隻有八個山峰超出海拔3658米,其中最高的大特頓山峰亦隻高出海平麵4198米而已。大特頓山脈的山峰群是以近似天主教教堂尖頂型的角度,由湖麵直插入雲霄的。是地塊上舉作用造成了大特頓山脈,但周而複始的冰河時期,才是真正的石雕家。大特頓山脈隆起後,經數百萬年的侵蝕作用,衝刷掉了原本山脈外層比較鬆軟的沉積岩層,使得構成地底深層的堅硬花崗岩、片麻岩露出。而後大約在15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使此地氣候逐漸變冷。年複一年的厚雪積在山中的窪地或溪流的源頭,又加上窪地或水源地承受了附近山上的崩雪,使得深厚的雪堆聚成冰。當冰的體積逐漸增大時,冰的重量使冰本身漸往低處移動。此時原本的窪地或水源地也不斷有新的冰雪聚集而成冰河源頭。如此的作用就產生了一長條如河狀的山嶽冰河。

大特頓國家公園內的湖水主要均來自大特頓山脈的溪流及冬季積雪,而園區內最大的天然湖泊是長達約26千米、最深處有130米的傑克森湖。它與公園內其他湖泊最不相同的是,它主要的水源是彙流了黃石國家公園南半部區域溪流的蛇河。因此傑克森湖對其西鄰的愛達荷州的農業灌溉頗為重要。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位於太平洋中的美國夏威夷州。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國家公園麵積929平方千米,主要包括莫納羅亞和基拉韋厄兩座現代活火山。自海底噴發的火山,造就了太平洋上成串如珠的夏威夷群島。島上至今仍未停息的火山長年不斷地“吞雲吐霧”。國家公園內不但植被豐富,而且還吸引了各種動物在此繁衍生息,由此構成了一座多彩多姿的生態樂園。

夏威夷群島最早期的拓荒者是一群來自大洋洲馬克薩斯群島的水手。他們在公元600年時找到前往夏威夷群島的路徑,帶了食物和牲口,從大島(即夏威夷島)南端登陸。至於他們為何離開故鄉,移居到1600多千米之遙的地方,原因無人知曉。但有部分曆史學家推測,他們可能是在探險途中受到火山煙雲或爆發時的橘紅色光輝吸引。

1778年英國探險家庫克為尋找大西洋與太平洋間的最短航程,意外地發現了夏威夷群島。他以當時海軍將領的名字為諸島命名,從此開啟了西方人士的探險之門。在庫克船長航行到此後不久,大島的酋長卡美哈美哈借助西方的作戰技術降服各島,建立夏威夷王朝,並對當時銷往中國的白檀木征收出口稅,奠定了王室的基礎。庫克船長的意外發現不但促使夏威夷與西方開始文化交流,特殊的火山地質景觀更使得探險家們對此地趨之若鶩。

西方國家最早記錄夏威夷火山爆發的文獻出自英國傳教士威廉·艾裏斯之手。他在1823年跟隨三位美國人和一群當地向導,徒步攀爬至基拉韋厄火山的峰頂。在當時交通不便的年代,這段路途需不畏艱辛,且需費時數日才能到達。除了艾裏斯之外,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更有絡繹不絕的科學家、探險家和遊客不辭艱辛地來到這裏,沿著垂直陡峭的火山口壁邊緣,尋找與地球其他地區全然迥異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