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灣還有許多有特色的海洋物種。這裏的土壤層逐漸形成,陰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細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榿木和柳樹出現了,接著出現了更高大的黑三角楊,最後讓位給鐵杉林和雲杉林,它們現已遍布海岸。出現植被後,吃植物的動物隨之出現,繼而出現猛禽和猛獸,如狼等。夏季,巨大的冰山為海狗提供了棲息地。夏季還有14米長的座頭鯨到來座頭鯨,它們在夏威夷過冬後,便來此翻騰嬉戲。繆爾目睹了無數冰山的誕生,為之神往。他寫道:“它們幾個世紀來一直在冰川中蠕蠕而行,如今終於得以擺脫,在水中沉浮翻轉,成為藍色水晶島逍遙漂流。”在18、19世紀,這裏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居民群,他們居住在阿爾塞克河的邊緣地帶。有許多證據顯示這條河在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當地居民,也發現了歐洲人到過這裏的痕跡,他們挖礦、做皮毛交易、伐木、捕魚和進行探險活動。潮濕的氣候和植物的快速生長掩蓋了大部分的人類居住痕跡。
當然,冰河灣最有特色的肯定是冰河。整個冰河灣國家公園包含了18處冰河、12處海岸冰河地形,包括沿著阿拉斯加灣和利陶亞海灣的公園西緣。幾個位置遙遠,且罕有觀光客參觀的冰河,都屬於冰河灣國家公園所有。
泛太平洋冰河是一處退卻的冰河,1879年繆爾抵達時,已向北退卻了約24千米;1999年長度約為40千米、寬度約為2300米、高度約100米,是冰河灣國家公園最壯麗的到海冰河,穿越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卑詩省的邊界。目前此冰河表麵覆蓋著大量由上遊攜來的泥沙,略顯灰暗。
馬傑瑞冰河馬傑瑞冰河1912年由於泛太平洋冰河的退卻而獨立分開,成為另一獨立的到海冰河,224千米長、16千米寬、59~122米高;其潔白的冰岩斷麵,更顯其壯麗,與泛太平洋冰河一起被稱為最美的冰河。
馬傑瑞冰河由於少了泥沙覆蓋的保溫,在夏季許多情況下人們將會目睹其冰河崩塌的奇景,體會隆隆的巨響,它有如天籟般的絕妙聲音。冰山的崩裂除了隆隆巨響外,同時也激起冰河區內的水裏及天上的生物一陣騷動,飛鳥海豹追逐著因冰裂所激起的遊魚。大自然食物鏈的神奇,著實讓人讚歎。原來冰河灣國家公園並不是一片淒清安靜,而是一片生氣盎然的世界。陽光下的冰河灣是潔白的大自然雕塑。原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冰河,是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以來累積下的結晶。
哈普金冰河約20千米長、1600米寬、61~122米高;為紀念約翰·哈普金1879年與約翰·繆爾一起進入冰河灣而得名。
瑞德冰河位於瑞德內灣。瑞德內灣為冰河灣國家公園進出泛太平洋冰河及馬傑瑞冰河的通道,由於冰河的堆積與密度的不同,在切割的冰雕間,可以看到原來冰不是隻有一種顏色,還有各式各樣的藍色,在迷蒙的霧中更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那麼,冰河為什麼看起來是藍色的呢?冰河磨鬆河壁,造成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塊。碎石夾雜在冰河內部或壓在冰河底,被帶到了湖泊。大塊的碎石沉澱形成三角洲,小塊的碎石則散入湖區,隻剩下最小的類似波形瓦的冰塊浮在水中。分布在水中的冰塊,可以折射光線中的藍色和綠色光線。因此這些冰河就有了舉世聞名的特殊色彩。隨著冰河融化的季節,湖泊的色彩會因水中的冰塊增加而更加光彩奪目。冰河的表層若是呈現出白色及灰色的色彩,是因為裏麵含有空氣及雜質,影響了光線的折射。在冰河較深層的冰塊,因冰河流動的推擠過程自然會將空氣及雜質擠壓出來,所以呈現藍色的光澤。經過擠壓的冰塊結晶大都是同樣的大小,而且能夠在日光中呈現藍色波。
冰河灣國家公園中冰河的形成,是因為積雪速度超過融雪速度所致。簡單來說,高山地區溫度比平地低,每上升100米,溫度即降低06℃,當溫度降至0℃時,又有足夠的濕度及雨量,便會下雪;而下雪的地方,形成一條無形的線,即所謂雪線。雪線以下溫度未達0℃,不會下雪;雪線以上的地區,溫度為0℃以下,才會下雪。當冬天來臨時,溫度降低,雪線以上的高山地區快速積雪;而春天來臨時,溫度上升,將積雪融化成水。當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的時候,冬天又來了。於是溫度降低,水遇冷結成冰,並再次下雪,堆積在原先的結冰上。如此年複一年,當冰的厚度累積到某種程度時,因地心引力,便順山勢滑動,於是形成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