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的概念源自美國,最早由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提出的。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對美國西部大開發對印第安文明、野生動植物和荒野的影響深表憂慮。他寫到“它們可以被保護起來,隻要政府通過一些保護政策設立一個大公園……一個國家公園,其中有人也有野獸,所有的一切都處於原生狀態,體現著自然之美”。
自從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設立以來,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設立了多達1200處風情各異、規模不等的國家公園。它們保留了大自然的天然性和原始性,成為了地球花衣上最純淨、最原始的點綴!
冰川國家公園
冰川國家公園是一個奇特而美麗的自然風景區,有著崎嶇高聳的山脈和許多冰湖,其中包括160多千米長的阿根廷湖。在湖的遠端3條冰河彙合處,乳灰色的冰水傾瀉而下,像小圓屋頂一樣巨大的流冰帶著雷鳴般的轟響衝入湖中。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由多山的湖區組成,它包括南安第斯山的一個被大雪覆蓋的地區,以及許多發源於巴塔哥尼亞冰原的冰川。
冰川國家公園內麵積小於3平方千米的冰川大約有200個,它們都獨立於大的冰原之外。冰川的活動主要集中於兩個湖區,其實這兩個湖區本身就是古代冰川活動的產物。這裏氣候寒冷,積雪終年不化,為冰原的形成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氣候條件。
著名的國家公園冰川群麵積4457平方千米,西接智利國界。自北而南有多座山峰,它們是多條冰川的發源地。冰川群東部以阿根廷湖為首,湖泊星羅棋布,多條冰川彙集此處。它們都是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形成的冰川湖,是所有冰川的歸宿。從巴塔哥尼亞冰原漂移過來的冰川,有10座分布在冰川公園內,依次名為馬爾科尼、維埃德馬、莫亞諾、馬普薩拉、奧內利、斯佩加西亞、馬約、阿梅格西諾、莫雷諾、弗裏亞斯。10座冰川由南向北,屹立於公園內。其中,除莫雷諾外的9座冰川都在消融,消融的冰水注入大西洋。
莫雷諾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正在生長的冰川。莫雷諾冰川正麵寬約4000米,高60米,長約34千米。莫雷諾冰川猶如一條巨大的冰舌,伸進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的阿根廷湖。從難以推算的遙遠年代開始,這道冰川自雪峰沿山穀向下推進,一直伸進湖水中。1917年,冰川的前鋒第一次觸及了湖的彼岸。又過了40年,它終於牢牢地靠上了湖岸,把這一段狹長的湖麵完全截斷。湖中水位隨之上升二三十米,將峽穀中高大的南洋杉和山毛櫸都淹沒了。
人們站在專門修建的觀賞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川是怎樣從雪山頂上“傾瀉”而下的。冰川正麵筆直如削,頂部有無數裂隙,經過陽光的透射、折射,呈現出繽紛的顏色。不時傳來的低沉的隆隆聲,是冰川開裂的聲響。風和日麗時,雖然與冰川相隔咫尺,人們可以穿襯衣而不覺寒冷。但當太陽隱入雲層,頓覺寒氣逼人,需套上厚厚的防寒服。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冰川大崩塌。巨大的冰塊發出雷鳴般的轟響,從幾十米高處墜落,激起的波濤也竄起數十米高,像海嘯一樣。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麵,短的持續24小時,長的可延續3天。大崩塌三四年發生一次,一般在2~3月間。
馬普薩拉冰川比莫雷諾冰川寬一倍,高達90米,是當地最大的冰川。馬普薩拉冰川的前端伸展到阿根廷湖北端。這條冰川正處於緩慢的消退過程中,冰川上崩裂下來的冰塊順湖水漂出十幾千米遠。它們大的如城堡,小的像鯨,由於形成時受到的壓力不同而反射出深藍、寶藍、天藍、湛藍等不同的色澤。遊船穿行其間,就像進入了天然的冰雕藝術世界。
冰川國家公園的主要樹種是倫卡樹,也是公園內主要的植物群落。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的植被主要由兩個界限明顯的植被群組成:亞南極的巴塔哥尼亞森林和草原。森林中主要的物種包括南方的山毛櫸樹、南極洲假山毛羊駝櫸、晚櫻科植物、虎耳草科植物等。巴塔哥尼亞草原由東而始,有一大片針茅草叢,其間散布著一些矮小的灌木叢。海拔1000米以上的半荒漠地區長有旱生植物墊子草,更高的西部區域則由冰雪覆蓋的山麓和冰川組成。這裏還生活著不少稀有或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分趾蹄鹿、水獺、矮鹿、羊駝、禿鷹等。喜歡群居的齧齒目動物南立大毛絲鼠是公園內特有的。公園內記載的鳥類達100多種,其中較為著名的品種有土衛五鳥、安第斯禿鷹、野鴨、黑脖雀等。除鳥類之外,還有其他的脊椎動物生活在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中。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群南安第斯的駱馬類動物居住在其他動物並不涉足的區域內。其他重要的脊椎動物有駱馬、阿根廷灰狐狸、澳大利亞臭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