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浩瀚無邊的沙漠(3)(2 / 2)

地麵上堆積的沙粒被風刮走,留下了石塊、石子,這裏便成為礫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戈壁。戈壁灘上的礫石,白天受熾熱的陽光不停地照射,連礫石裂縫間含有的一點水分也無法保存。但被水分溶解的一些鐵錳之類的礦物質,卻凝聚在礫石表麵上,形成一層烏黑發亮的硬殼,使戈壁灘上一片漆黑,人們通常稱其為“沙漠岩漆”。地表礫石經風沙的長期磨蝕,表麵便形成與風向相同的磨光麵,磨光麵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棱脊,這種礫石叫“風棱石”。由於風棱石的磨光麵與常年風向一致,所以是戈壁灘上可靠的風向標。

當地沉積的大量沙土,被風吹刮,細的塵土被吹走,沙子留下來,再加上風沙中挾帶的沙子帶到這裏來沉積,這樣就使地麵上的沙子越積越多,從而形成沙海——一望無際的沙漠。

骷髏海岸

在非洲納米比亞的納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間,有一片白色的沙漠,葡萄牙海員把納米比亞這條綿延的海岸線稱為“骷髏海岸”。這條500千米長的海岸備受烈日煎熬,顯得那麼荒涼,卻又異常美麗。從空中俯瞰,骷髏海岸是一大片褶痕斑駁的金色沙丘,這是從大西洋向東北延伸到內陸的沙礫平原。沙丘之間,閃閃發光的蜃景從沙漠岩石間升起,圍繞著這些蜃景的是不斷流動的沙丘,在風中發出隆隆的呼嘯聲。

骷髏海岸

骷髏海岸沿線充滿危險,有交錯的水流、8級大風、令人毛骨悚然的霧海和深海裏參差不齊的暗礁。來往船隻經常失事,傳說有許多失事船隻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慶幸自己還活著,孰料竟慢慢被風沙折磨致死。因此,骷髏海岸布滿了各種沉船殘骸和船員遺骨。

空中俯瞰骷髏海岸——褶皺斑駁的金色沙丘在海岸沙丘的遠處,7億年來由於風的作用,岩石被刻蝕得奇形怪狀,猶如妖怪幽靈從荒涼的地麵顯現出來。在南部,連綿不斷的內陸山脈是河流的發源地,但這些河流往往還未進入大海就已經幹涸了。這些幹透了的河床,伴著沙漠中獨有的荒涼,一直延伸到被沙丘吞噬為止。還有一些河,如流過富含黏土的峭壁狹穀的霍阿魯西布幹河,當內陸降下傾盆大雨時,巧克力色的雨水使這條河變成滔滔急流,有機會流入大海。

因為骷髏海岸的河床下有地下水,所以滋養了無數動植物,種類繁多,令人驚異。科學家稱這些幹涸的河床為“狹長的綠洲”。濕潤的草地和灌木叢也吸引了納米比亞的哺乳動物來此尋找食物。大象把牙齒深深插入沙中尋找水源,大羚羊則用蹄踩踏滿是塵土的地麵,想發現水的蹤跡。

在海邊,大浪猛烈地拍打著傾斜的沙灘,把數以萬計的小石子衝上岸邊,花崗岩、玄武岩、砂岩、瑪瑙、光玉髓和石英的卵石都被翻上了灘頭,給這裏帶來了些許亮色。迷霧透入沙丘,給骷髏海岸的小生物帶來生機,它們會從沙中鑽出來吸吮露水,充分享受這唯一能獲得水分的機會與樂趣。會挖溝的甲蟲,此時總要找個能收集霧氣的角度,然後挖條溝,讓溝邊稍稍壟起,當露水凝聚在壟上流進溝時,它就可以舔飲了。南非海狗霧也滋養著較大的動物,盤繞的蝮蛇,用嘴啜吸鱗片上的濕氣。在冰涼的水域裏,居住著沙丁魚和鯔魚,這些魚引來了一群群海鳥和數以千萬計的海豹。在這片荒涼的骷髏海岸外的島嶼和海灣上,繁衍生存著躲避太陽的蟋蟀、甲蟲和壁虎。長足甲蟲使勁伸展高蹺似的四肢,盡量撐高身軀,離開灼熱的地麵,享受相對涼爽的沙漠微風的吹拂。

南非海狗是這片海岸的主人,它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上,但到了春季,它們要回到這裏生兒育女,漫長的海岸線就是它們愛的溫床。到了陸地上,海狗的動作可不像在海裏那樣敏捷、優美。它們把鰭狀肢當作腿來使用,那笨拙而可愛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當小海狗出生後,海狗媽媽要到海上覓食,令人驚奇的是,母子兩個竟然能在上萬隻海狗的叫聲中找到對方,母子情深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