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聳入雲的山峰(4)(2 / 3)

埃特納火山下的葡萄園

古時候,這些中間夾有一層層凍火山灰的雪,在夏天被人收集起來,運輸到那不勒斯和羅馬銷售,供製造雪糕之用。當地人把它視作是比葡萄酒更重要的商品。現在人們不斷與火山進行鬥爭,通過改變岩漿的流向,將埃特納火山對居民的破壞降低到最小。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於那不勒斯市東南,海拔高度1281米。維蘇威火山在曆史上多次噴發,最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規模噴發。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擁有兩萬多人口的龐貝古城。其他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直到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才把龐貝古城從數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來,那些古老的建築和姿態各異的屍體都完好地保存著,這一史實已為世人熟知,龐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著名的遊覽勝地。

今天,如果我們到維蘇威山頂火山口的邊沿去觀察,很難想象到公元79年的那次巨大的災難就是從這個火山口降臨到周圍地區的。從火山口裏冒出來的幾縷蒸汽隻是極有限地向我們透露著一點火山仍然生存著的跡象。

目前,維蘇威火山正處在爆發結束以後一個新的沉寂期。如果按照它以往的記錄推算的話,維蘇威火山的下一個活躍期距離我們今天還相當遙遠。但是,大自然的活動有時並不嚴格遵循某種規則,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一股熱流從火山口衝出地麵。雖然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也絕非不可能。

從高空俯瞰維蘇威火山的全貌,那是一個漂亮的近乎圓形的火山口,正是公元79年那次大噴發形成的。維蘇威火山並不太高,走在火山渣上麵腳底下還發出沙沙的聲音。由於維蘇威火山一直很活躍,因此後期形成的新火山上一直沒有長出植被,看起來有點禿。而早期噴發形成的位於新火山外圍的蘇瑪山上已有了稀疏的樹木。站在火山口邊緣上可以看清整個火山口的情況。火山口深約100多米,由黃、紅褐色的固結熔岩和火山渣組成。從熔岩和火山灰的堆積情況還可看出維蘇威火山經曆了多次噴發,熔岩和火山灰經常交替出現。盡管自1944年以來維蘇威火山沒再出現噴發活動,但平時維蘇威火山仍不時地有噴氣現象,說明火山並未“死去”,隻是處於休眠狀態。

維蘇威火山維蘇威火山地區最讓人神往莫過龐貝古城了。公元前50年,著名的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博內提出假說,斷定維蘇威地區的岩石為火成岩,但他卻沒有發現火山再次進入活躍期的任何征兆。甚至在公元62年一場大地震肆虐維蘇威地區之後,人們還仍然認為維蘇威山是一座寧靜的平頂山峰。公元79年8月初,維蘇威火山周圍的地區又發生了多次震顫。與此同時,數口水井幹涸了,泉水停止了湧動,所有這些都在表明地球內部的壓力在升高。

8月20日,這一地區發生了一次震級不高的地震。馬和牛群表現得興奮異常、驚慌不安,鳥卻出奇地安靜。一些對公元62年的地震還記憶猶新、心存恐懼的人們紛紛收拾起財物,開始向安全地帶撤離。他們走得再及時不過了。

8月23日夜晚或24日清晨,火山灰開始從火山口溢出,下風處的地上鋪上了薄薄一層火山灰。剛發生的一切看上去似乎仍無大礙。但是,在下午1點鍾左右,火山這隻惡魔開始顯露出猙獰的麵目。隨著巨大的爆裂聲,火山口的底部像一個封住固體岩漿的塞子,在巨大的壓力下終於再也承受不住,被撕成碎塊衝上天空。維蘇威火山變成了一門巨大的、炮口衝天的火炮。熔岩以大約兩倍聲速的速度向大氣層噴射。在衝上天空的過程中,它們被粉碎成小顆粒,衝勢也漸漸減弱下來,擴散成一個大雲團,被氣流帶往東南方向。火山所在地的龐貝和斯塔比亞即將遭受岩屑和碎石的暴雨般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