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墨西哥的怪石球之謎(1 / 2)

在墨西哥西部的哈利斯哥省,在一處飽受侵蝕的山邊,散布許多古老的大石球,看似是眾神丟棄的巨型保齡球。這些石球直徑由四英尺到十一英尺不等。一九六七年發現石球的消息成為一個科學偵探故事的開端。

在此之前,除住在阿美卡山崎嶇山坡附近的一些墨西哥農夫外,一般人隻知道有一個這樣的神秘石球。那些農夫雖然知道還有許多石球,但是顯然不曉得石球有何奇特之處。前人所知的那個石球,直徑六英尺,置於早已廢棄的“石球”銀礦場進口處一個天然岩石座上。

該礦場位於阿美卡山上高處,在瓜達拉哈拉以西約五十英裏。石球均呈渾圓,一直認為是人造的——也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某族印第安人用岩石鑿成的宗教象征。

但到了一九六七年,這個想法被推翻了。若幹年前擔任過石球銀礦場監督的美國采礦工程師戈登重臨墨西哥,到那個雜草叢生的荒僻地區去勘探礦藏。他在離舊礦場不足一英裏的地方。發現另外四個大石球,感到很驚奇。這些石球像他記憶中的那一個同樣勻圓,隻是遭受風雨剝蝕的程度較為嚴重。還有第五個,已經損壞得很厲害,但仍認得出球形的輪廓。

考古學家史特靈曾在報告中,描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哥斯達黎加印第安人從花崗石鑿成的圓滑石球。戈登知道此事,於是把拍下的石球照片送給這位考古學兼作家,還表示願意帶他去哈利斯哥石球所在地。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史特靈飛抵墨西哥,立即在阿美卡山工作,掘挖半埋在土裏的石球。沒想到結果又掘出另外十七個石球。這座山上似乎到處都埋著大石球。如果不是其中一名土著工人抗命扔下鐵鍬,史特靈等一隊人可能一直在那裏掘下去。那名工人想知道,隻要越過接鄰的山嶺,史特靈博士便能找到多得使任何人都心滿意足的石球,而且都露在地麵上,那麼還在這裏掘來掘去幹什麼辛苦攀登了一小時後,證實了阿美卡村民所說的話。快到山頂處,他們遇到一個石球,比他們見過的都大。那個石球直徑十一英尺,位於山嶺頂端。他們到達山頂後,朝下麵山坡望去,於綿延直到穀底的樹木間,看到幾十個大石球。其中幾個形狀如梨,還有兩個接連在一起,像個古怪的啞鈴。除風雨剝蝕的創痕外,大部分幾乎是圓球形,大小也幾乎相同,直徑約為六英尺。有些好像是從原來位置滾到下麵的峽穀,落在碎石中。這些碎石是幾個石球滾下峽穀碰得粉碎而成的。有一個仍在原來位置,已裂分為二,顯然是毀於林火。另一個石球頂端,長出一棵像羽毛似的小樹。

史特靈博士早已開始懷疑石球是由人工鑿成的說法。這次新發現,更使他深信石球必是大自然的獨特創作。這一帶山區沒有人類居住過的跡象。沒有陶器碎片,也沒有任何人工製品。現在發現這麼多大石球,就可確實說明不管印第安人如何勤勞,根本不可能都是他們鑿成的。石球必然是自然界的產物。但是,謎團仍未能解開。這些石球是怎樣形成的呢美國的考古學家漢克博士聽到發現神秘石球的消息後,最後親自到過阿美卡山踏勘。在瓜達拉哈拉以西十英裏的舊日殖民城鎮阿華魯科麥迦多,漢克雇了一輛古老計程車,配上走爛泥路的特種輪胎。司機埃爾南德斯是當地人,技術純熟,擅於在有圓石及壺穴險路、僅依稀可辨的車道上駕駛。當地知石球所在的人隻有五、六個,埃爾南德斯是其中一個。據他說,必須走的那條車轍深陷的小道,原是一條用大鵝卵石鋪砌的好路,四十年前才棄置不用。

汽車顛顛簸簸,走了三刻鍾,到達那條舊礦場道路的盡頭,漢克一行來到提羅帕特裏亞牧場。住在那裏的是該區七十歲族長馬丁內斯。他和藹可親,有九個孩子。他叫其中幾個給騾馬裝鞍,準備上山下山的五小時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