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命之源正在枯竭(4)(2 / 2)

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且隨意浪費揮霍。事實並非如此,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並不豐富,隻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億立方米,全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全國城市日缺水量為1600萬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響城市工業產值2000億元以上,影響城市人口約4000萬人,造成我國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為的浪費和揮霍,沒有合理利用以及水源汙染等問題,使水資源更加缺乏。

水危機已經是全球性的事實。無數有識之士為此憂心忡忡。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召開水會議,向全世界發出嚴正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繼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代已經過去,把水當成寶貴資源的時代已經到來。1993年1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用以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每次世界水日,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至今已度過16屆世界水日。從1992年開始,我國每年5月都有一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周”,集中宣傳節約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珍貴的資源。由於近代世界人口急劇膨脹,現在仍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的速度增長,全世界耗水量在20世紀增加了6倍,加之工業化現代化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麵影響,水的汙染嚴重,地球上的水資源日益緊缺。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缺水。水荒不僅成為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而且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的生活、健康與生命。

我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到世界平均數的1/4。上海雖然臨江麵海,但缺少潔淨淡水資源,人均能利用的飲水水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屬於水質型缺水城市。增強節水意識,對我們來說,就顯得更為緊迫。

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對水資源的浪費十分嚴重。生活用水上的大手大腳現象,隨處可見。有人計算過,如果不把水龍頭關緊,僅僅流出像火柴棒那樣細的水流,一晝夜就浪費了432升水。淋浴擦肥皂時不關掉水龍頭,洗一次澡要浪費60升水。洗菜時不用盆接水洗,而是開著水龍頭衝,一頓飯則要浪費100升水。至於生產用水上的浪費情況更是驚人。我國的農業灌溉,目前大多仍沿用“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方式,這樣的灌溉用水,有一半在輸水過程中滲漏了,利用率僅為40%左右,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工業用水技術落後,致使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高達103立方米,而美國是8立方米,日本隻有6立方米。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發達國家平均為75~85%,而我國則僅為55%左右。由此可見,節約用水,是一個人人都應重視,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能盡力的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麵對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珍惜自然資源,節水,節電,節油,節約使用一切資源,應當成為人們生活的自覺方式。不加節製的資源浪費,正在憾動我們生存發展的根基。綠色哲學提倡的生活方式,是要把無限增長變為自我控製。盡管社會的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我們要學會“自我控製”,控製對資源的浪費與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