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明白了,超市的賺錢點,有產品差價、進場費、廣告費等,就是資金投入太大了。”王總消化了一會說道。
“其實超市還有一個作用——融資,我們跟廠家結帳是三個月,就有三個月的時間差可以使用這筆資金。”秦鵬神秘的說道。
“除開投資以外,開超市最大的難點在哪裏?”王總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知道投資對於昌州來說沒有一點問題,但難點在於采購係統的建立和物流調配係統的建立。我們需要海量的生產商進場、供貨,就要有專門的采購隊伍,要與廠商建立穩定的供貨聯係;我們店多了,就要建立統一的物流配送係統,每個城市、每個店的商品銷售速度和類別是有區別的,我們就要隨時監控調濟,避免部分商品供應不上、部分商品又有積壓。”
一時大家都沉默了,都是在商場上摸爬滾打的人,都明白能不能賺錢取決於物流的調劑水平和庫存的控製水平。
“秦總,如果我們成立一家超市公司,請您來負責,你是否願意?”還是王總發話,看來他是公推的主心骨、領頭羊。
“對打大造民族品牌的超市,我當然感興趣,但光靠我一個人肯定不行,得靠一個團隊。比如,考察選址的團隊、銷售管理團隊、品牌策劃宣傳團隊、物流團隊、采購團隊等,都需要人。”
“那秦總能否從家樂福挖一批人,先把架構搭建起來。先慢慢開幾家店,積累供應商、積累團隊等,開始穩妥點、一步一步來,條件成熟了,我們在迅速擴張。”王總慢慢的說道。
“你們準備投資多少?”
“起始資金一個億,用於開店籌備與積累經驗;過後還可以追加投資。”
“那這樣,我回申城後,跟家樂福的中方總經理談一下,由他來領銜,你們再跟他談,可以從家樂福帶出來一批人,先把骨架團隊建好。”
“從籌備到開第一家店需要多久才可以?”
“春節後,你們來申城談一次,我們離職也需要時間,按照合同需要提前三個月申請;所以開始籌備的時間也隻能從下半年才能開始,後年才能啟動第一家店的裝修及開業。”秦鵬思考了一會說道。
“那意味著興國的龍科廣場我們趕不上了?”唐總也問道。
“時間上來不及,其實我倒認為可以讓家樂福先進來,由他們來先行推廣超市,畢竟新的形式還是需要推廣,市場才會慢慢接受。以後我們就盡量快速的占領市場,搶占好位置就行;還可以就近從家樂福學到經驗。”劉興國也插話說道。
“也隻有這樣辦了,秦總回去後與那位中方副總說說,他有興趣的話,我們就來申城具體談談,再做決定。”王總最後說道。
隨後大家紛紛道別,散去。
“劉總,門麵的事情,我回去後就把考察報告交上去,這個位置好、有前景,估計在三月份會有消息,到時就會簽訂合同;大型超市都回提前簽訂合同,至少是八年起租。”臨走時,秦鵬對劉興國說道。
“那就辛苦和謝謝秦總了,三月份時,圖紙基本上都出來了。”劉興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