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討厭的蒼蠅和宏偉的航天事業,兩者聽起來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但科學家注意到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蒼蠅有著驚人的嗅覺。它們能在非常遠的地方發現微乎其微的氣味。蒼蠅的嗅覺感受器分布在觸角上,每個感受器是一個小腔,它與外界相通,含有感覺神經元的嗅覺杆突入其中。由於每個小腔內都有上百個神經元,所以這種感受器非常靈敏。用各種化學物質的蒸氣刺激蒼蠅的觸角,從頭部神經節引導生物電位時,可記錄到不同氣味的物質產生的電信號,並能測量出神經脈衝的振幅和頻率。認識了蒼蠅嗅覺器官的奧秘之後,科學家們得到了啟發,他們利用蒼蠅嗅覺靈敏、快速的特性,仿製成了十分靈敏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現已經裝置在航天飛船的座艙內,正為揭示宇宙的奧秘而工作。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用來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裏的有毒氣體,以便及時發出警報。蒼蠅嗅覺器官的功能原理,還可以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以及應用在氣體色層分折中。
偵破大案顯神威
每當人們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死屍時,一般人都會慘不忍睹、毛骨悚然,自然也就不會留意到屍體上爬行或飛舞的昆蟲了。然而,誰會想到正是這些令人生厭的小蟲有時會成為案件偵破的有力證據,甚至成為某些疑難案件的突破口呢?這正是國際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快速發展的一門學科——法醫昆蟲學。
1.小昆蟲偵破大案件
用法醫昆蟲“偵破”案例的典型實例不勝枚舉。據報道,1984年11月25日這天,在一個僻靜的地方,發現了加州一大學生被害。當時,難以判明確切的被害時間。然而,屍體上出現的昆蟲卻使案情出現了轉機。法醫昆蟲學家根據屍體上發現的麗蠅卵,確定被害人是在氣溫20℃以上的溫暖天氣被害的,因為麗蠅隻有在氣溫高於20℃時才產卵。核查氣象部門的報告,發現這名女學生失蹤的第一天氣溫正好高於20℃。由此並彙集其他線索分析判斷,該女生失蹤當天即被害。隨之案情真相大白,凶犯最終難逃法網。這起案例當時不僅引起了昆蟲學界的關注,也震動了司法當局。從此,法醫昆蟲被美國司法部確立為判斷人體死亡時間的有效證據之一。
發生在美國的另一起槍殺疑難案件,也由於昆蟲的“介入”而告破。有人在南卡羅來納州的鄉間平房中發現一具女屍,解剖證明被害人死於頭部的小口徑來福槍傷,同時發現屍體上有大量的蠅類幼蟲,即蠅蛆。調查人員在取樣中收集到142隻蠅蛆和10隻蠅蛹,經鑒定是紅興麗蠅和裸芒綜蠅。研究人員根據這兩種蠅的發育生物學和當地氣象情況分析確定,被害人死亡時間是10月24日或25日。依據這個至關重要的判定進行排查,很快找到了嫌疑犯。你瞧,小小昆蟲被譽為“破案”小英雄,還真是名不虛傳。
2.法醫昆蟲“破案”的秘密
麗蠅又叫綠頭蒼蠅,生活在屍體及糞便中,大家對它們都望而生厭。讀了上文,讀者一定對這些昔日惡名小蟲,一躍成為今日“小英雄”該刮目相看了吧。那麼這些法醫昆蟲為什麼會破案依據的原理又是什麼呢?原來在人屍體上出現的昆蟲,按其生活習性可分為屍食性、腐食性、食皮性、食角質性等幾大類,另外還有一些昆蟲種類雖與屍體無直接關係,但卻是這些法醫昆蟲的捕食者或寄生者。正是通過這些種類各異的法醫昆蟲的“亮相”,來判斷死亡時間或是否有異地移屍等等,成為破案的重要突破口。
昆蟲學家們的研究證實,侵食人屍體的昆蟲遵循基本的生態群落演替原理。特定的昆蟲開拓並占據新的生活環境,可以利用其中的資源,從而改造這種環境,有利於隨後到來的昆蟲在其中生活。這種從開拓者到隨後陸續到來的後繼者形成的演替序列,代表了生態演替的一般規律。從屍體出現到腐爛和分解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昆蟲種類組成和數量變化,這種類群與數量的變化就是生態群落演替的一個典型範例,也是法醫昆蟲學最基本的原理。此外,昆蟲在屍體上的演替序列和出現時間,會隨溫度及周圍其他環境因子的變化而浮動,但到達次序比較固定。當最後的種類出現時,早期的種類早已消失。